两年中虽发生过两次试验失败,但整个养羊事业却因坚持公私养并举,私养为主,小群放牧,得到较快发展,至1967年羊存栏78600只,户均1.88只,创历史最高水平。1968~1976年间,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影响下,私人养羊受到限制,1976年羊存栏只有41990只,比1967年减少36610只。1978年后,养羊生产有所回升,开放、搞活,使羊的商品率大为提高,年均销售万只左右,存栏5万只左右。1987年全县出现养羊重点户51户,养羊1287只,户均25只。1990年全县羊存栏5万余只,占汉中地区白山羊存栏总数三分之一,被列为陕南白山羊基地县,汉中地区多经办落实无偿投资款15万元。县人民政府决定青水、凉桥、向家坪、三元、长岭、九阵、草坝、高桥、陈家滩、杨家河10个乡(镇)为养羊基地乡(镇),青狮、白河、渔渡、观音、巴庙、田坝6个乡(镇)为养羊重点乡(镇)。从扶贫开发款中安排20万元,对基地乡(镇)、重点乡(镇)的养羊户进行有重点、有步骤地分期分批扶持。经过3年努力,基地乡发展养羊大户63户、重点户416户,全县羊存栏6.26万只,产肉量316吨,商品率达90%以上,累计增加效益126万多元。该项目通过了省、地验收鉴定。
五、兔
80年代前,仅少数人养本地白兔,1980年后引进青紫兰、安哥拉、大耳白等品种兔,年存栏约千只左右。1983年县上从四川隆昌县引进以青紫兰为主的种肉兔1414只,投放于渔渡、泾洋部分地区发展。由于忽视笼养技术,饲养管理粗放,导致皮肤病、球虫病发生,加之兽害,所剩无几。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