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猪存栏64400头。1956年7.67万头。“大跃进”以后,在“高指标”、“高速度”的影响下,大办养猪、羊、鸡场,不许私人喂养畜禽。在“县办万头猪场、社办千头猪场、管理区办百头猪场”的口号声中,将社员私养的猪收归集体饲养。1961年养猪量下降到7.06万头。
1962年,允许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贯彻“公私养并举,私养为主”的养猪方针,鼓励农民大养母猪。至此,养猪业生产又开始恢复和发展。1963年底,生猪存栏9.03万头,全县户均养猪2.2头。有26%的公社、44%的大队户均达3头以上,超过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每户养猪两头半的要求。1964年3月15日~22日,省畜牧厅在镇巴召开耕畜繁殖基地县工作会议及生猪生产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同年4月3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农业办公室、省畜牧厅《关于镇巴县发展养猪生产经验的报告》,将镇巴县树为全省养猪事业的一面红旗。年底生猪存栏增至9.53万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社会动乱,养猪量再次大幅度下降,至1969年,存栏猪仅7.04万头。1970年,在中央提出“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社员养猪”的方针指导下,全县掀起公社、大队、生产队大办养猪场和私人养猪高潮。生猪收购采取“收五留五”政策,实行交售生猪奖售饲料、划拨饲料地等办法,促进了养猪生产发展。当年猪达9.65万头,平均每户2.17头,其中母猪1.69万头,平均2.6户1头,。
1979年,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畜牧业生产的决定》,确定杨家河、陈家滩、泾洋、九阵、草坝、长岭、凉桥、向阳(今向家坪)、伍家9个公社为畜牧业发展基地。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养猪继续稳步发展。猪存栏、出栏由1978年的12.38万头、3.23万头上升到1990年的17.87万头和8.16万头,分别增长44.3%和152.6%。全县养猪10头以上的150多户,泾洋乡周家营村村民周纲吉当年养猪89头,其中出售仔猪、架子猪25头、肥猪18头,年底存栏46头,成为本县养猪大户。
(二)品种改良 60年代以前,镇巴农村以饲养本地黑猪为主。
60年代初期,县繁殖场和县畜牧兽医站曾先后引进巴克夏、苏白猪。1970年又引进荣昌猪和汉白猪、内江猪等良种猪繁殖推广,其中荣昌猪和巴克夏猪为主要良种猪。繁殖场最高年份提供良种仔猪400头左右,供农村进行杂交改良。但因乡村繁育体系不健全,多数猪血统混杂,品种退化。1986年普查,种猪中纯种公猪占80.7%。纯种母猪占21.2%。
四、羊
本县多养白山羊,黑色和杂色羊较少。属陕南白山羊的一个种群,分为有角和无角两种类型:有角型以大板角羊为代表,兼有线角和小角羊,俗称“火羊”;无角者则称为“狗头羊”。两种类型又有长、短毛之别。
镇巴白山羊性温顺活泼,善攀登,肩宽背平,前胸丰满突出,四肢强健尾上翘,体呈圆筒状,抗病力强,多为一年一胎或两年三胎。每只成年羊最重可达90公斤。皮厚薄匀称,拉力强,柔韧细密,可制皮革,最大板皮0.69平方米。1959年畜牧兽医站首次引进瑞士奶公羊1只、母羊7只,杂交改良。1960年家畜良种繁殖场从地区畜牧场引进奶山母羊20只、公羊2只。最高峰奶山羊曾达70只。但由于饲养管理粗放,羊群乏瘦产奶量低,逐年处理投放泾洋区各乡,与原有白山羊种群进行杂交改良,现约6000余只,其中母羊2000多只。
镇巴天然饲草多,杂灌林地广,具有发展养羊的自然条件,全县养羊随着养猪方面政策的落实而兴衰起伏。1963年曾达70301只,户均1.74只,比1949年增长5.37倍。
高桥公社茨竹沟大队羊场,是县上养羊示范点。1963年5月和10月两次派人到山西省陵川县、陕西清涧县聘请牧羊技工两名,在该大队羊场组建460余只羊的大群放牧。欲创一条节约劳力、保护庄稼、多快好省发展养羊的路子。结果却因本地气温高于北方,羊只密集共热,皮肤病、寄生虫病蔓延,加之经营管理不善,科学饲养和疫病防治措施差,致使羊只大量死亡,大群放牧解体。
1964年7月,陕西省畜牧厅由杨汉沟关中驴场无偿拨给镇巴绵羊50只,在巴山牧场饲养繁殖,因气侯潮湿,饲养管理粗放,草场灌木荆棘未清理,不利绵羊生长,饲养繁殖亦告失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