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青水区
位于县境西北部,东接泾洋区,南邻泾洋、三元区,西连三元区,北依西乡县。境属巴山主脊区,为青水河、尹家河、大楮河、麻池河发源地。山大坡陡,沟深谷狭,气候高寒。全区3097户13167人,有耕地34301亩,其中水田493亩,年产粮5010吨、油料63吨。生漆14.5吨,居全县之首,核桃55.4吨,板栗7.9吨,木耳5.3吨,笋干11.7吨。社会总产值90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20万元。
一、青水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原名得胜乡,1980年更名青水公社。乡人民政府驻青水街上,距县城54公里。面积51.94平方公里。境处青水河源头,北为巴山主峰东坡,与仁和、大楮乡交界,东为海拔1994米的后坪梁,与大楮、陈家滩乡分界,西为海拔1808米的环山梁与凉桥乡连界,南邻向家坪乡。青水河自北向南曲流其中,两边山势巍峨,竹木葱茏,中部地势平缓,村落集居。庙(河)青(水)、青仁(和)两公路纵贯其间,全乡673户2878人。有旱地6784亩,年产粮830吨,有林地3万余亩、草地1万余亩。盛产生漆、漆籽、核桃、药材。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4所。
二、向家坪乡
位于县境西部,东接草坝乡,南邻九阵、长岭乡,西接凉桥乡,北依青水乡。乡境原为得胜、郑家乡辖,1959年1月11日分设向家坪管理区,1966年改称向阳公社,1980年更名向家坪公社。乡人民政府驻烂泥坝,距县城42公里。乡境地属青水河上游谷地,北高南低,东西两岸为高山陡坡,平均海拔1530米,面积49.95平方公里,全乡437户1850人。有旱地4452亩、林地1.9万亩、草地1.5万亩。年产粮680吨。盛产漆籽、土漆、药材。庙(河)青公路穿越南北。有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6所。
三、凉桥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原名青㭎乡。1961年以管理区驻地凉桥命名凉桥公社,1978年驻地迁狮儿坝,距县城63公里。乡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属巴山林区,巴山最高峰海拔2534米的箭杆山高耸于北,与仁和乡、西乡左溪乡分界;海拔2465米的光头山屹立于西北;西连红鱼乡;海拔1863.2米的环山梁峙立于东,与青水、向家坪乡分界,山势巍峨,竹木深荫;南部属尹家河河谷区,坡陡谷狭,山势巉峻,与三元镇相连。南北长21.2公里,东西宽5.8公里,面积111.9平方公里。全乡1174户5178人。有旱地10414亩、水田131亩、林地11万亩、草地2.8万亩,年产粮1074吨。盛产漆籽、核桃、生漆、药材。尤其凉桥梨,香甜质细,历史悠久,为全县第一产梨大乡。三(元)松(坪)公路穿越其境,直达北部巴山林区。有装机2×100千瓦和30千瓦水电站各一座,有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2所、初级小学11所。
四、仁和乡
位于县境北部,乡境北半部三面与西乡县左溪、高家池乡相依,南半部西连本县凉桥乡,南邻青水乡,东接大楮乡。乡人民政府驻沙田坝,距县城80公里,有简易公路自青水通往。地属巴山主峰北坡,南高北低,群峰耸立,竹木深青,沟深谷狭,道路险峻。部分山林猕猴成群。麻池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白天河横流其西,总面积63.8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89.3米。全乡324户1360人,是全县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乡。有旱地4860亩,林地7.7万余亩。年产粮633吨,盛产漆籽、核桃、药材。有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11所。
五、大楮乡
位于县境北徼,东接杨家河乡,南以海拔1994米的后坪梁与陈家滩、青水乡分界,西连仁和乡、北依西乡县罗镇、三郎庙乡。乡人民政府驻大楮河,距县城71公里,有简易公路自青水通往。地属巴山北坡,山高谷狭,地陡土薄。平均海拔1268.1米,大楮河及其支流自南而北曲流全境,面积66.4平方公里,全乡489户1941人。有旱地7351亩、水田86亩、林地6.8万亩。年产粮793吨,油料21吨。盛产生漆、漆籽、核桃,亦产油桐、板栗、棕片。有中心小学1所、初级小学7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