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县城建设和公益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公路、铁路从无到有.50年代,西万公路纵贯县境;70年代,襄渝铁路从县境东南穿过;80年代实现乡乡通公路,至1990年,通车里程916公里。近10年来,相继建成乱水泉、渔洞河水电站和渔渡11万伏、泾洋3.5万伏输变电站,农村小水电由1980年的30处发展到254处。
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可喜。1949年全县仅有1所初中,30多名学生,14所高小,36所初小,在校学生2000余人,到199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1所,在校高中生976名,初中生5774名。有完全小学90所、初级小学529所、教学点14个,在校学生312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城乡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观,县城有县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品检验所、卫校等医疗卫生机构。全县所辖8区都有医院,49个乡(镇)有卫生院。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电视事业1978年在本县创建,1991年已有电视差转台、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43座,遍布城乡,对于沟通信息、活跃城乡人民政治和文化生活起了积极作用。
纵观本县历史,人民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一步一步有所前进,特别是解放后的40多年,生产发展迅速,各项建设成就突出,人民生活有了极大提高。解放前,没人敢想的事,解放后却干出来了。这说明,镇巴在前进。然而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从横向比较,不论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镇巴县经济发展的步伐都跟不上发达地区。1986年国务院将镇巴县列为全国贫困县之一,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经济上给予重点扶持。但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多种因素制约,尽管和过去比较,发展很快,但横向比较就显得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每年都是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又都是财力紧张,日子难过。1992年各项费用支出为2806.5万元,县财政收入仅747.6万元,入不敷出,需上级财政补贴。
镇巴的经济怎样才能走出困境,赶上或超过发达地区的水平。从古到今都是人们议论的热点。清代,朝廷曾给定远派过一些精明的厅官。民国初年省府曾多次派员到镇巴调查。新中国成立后,各届党政领导都曾致力于镇巴脱贫,尤其是近20年来,中共汉中地委曾在镇巴召开过4次常委或委员扩大会议,讨论研究振兴镇巴经济之大计。省地有关部门多次派工作组调查、蹲点、扶贫,就如何振兴镇巴经济,采取过许多有效措施,做过许多艰苦的工作,对改变镇巴的贫困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西北电管局还协助镇巴摘掉了“无电县”的帽子。但从总体看,镇巴仍很贫困。1990年农业人口人均社会总产值仅相当于汉中地区平均数的54%,工业总产值2865万元(1980年不变价),还不如发达地区一个乡的工业总产值。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思考之一,镇巴的干部和人民出了大力,流了大汗,却总是摆脱不了贫困。经济基础薄弱,投入太少,是一个重要原因。解放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东部沿海,陕西的重点在关中,汉中的重点在平川及铁路沿线、汉江沿岸;从全民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六五”期间,全汉中地区年均递增38.7%,本县仅为10.1%,列全地区11个县市之尾,“七五”时期,全地区全民固定资产投资2.8亿多元,本县仅占2.04%。到1992年全县国有企业占用国有资产总额只有3980万元。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少量的资金投入是本县经济发展缓慢的历史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项目争取上级支持,用项目争取资金。还应积极储备一批开发性项目,为争取上级资金做好准备。积累和争取资金发展经济,是解决镇巴经济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
思考之二,交通便利与否对于一地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镇巴虽乡乡通公路,然而交通并不方便,从大的空间看,镇巴远离水陆交通干线和经济中心;从小的空间看,虽有西万公路纵贯县境,但县内多数山庄与县城集镇间的交通运输困难,复杂的地形条件和村庄零星分散,又给交通运输的解决增加了困难。因此,今后一方面要改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要改善通讯条件,以缩短与交通干线和经济中心的距离,同时在新上开发性项目时要充分考虑交通不便这个实际,在资源就地转化、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如变原煤为电能、变矿石为精细工业产品,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减少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思考之三,镇巴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山货土产充裕。民国中叶省上一份调查报告中说:“镇之丰歉,不仅视田亩之荒熟,且视山货之丰衰”。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地资源得到了较好开发,也创出了一批省优、部优产品,但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创名牌时各方支持,热情高,劲头大,如何把名牌产品形成规模生产,把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去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劲头不足,且各方制约因素多,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今后在发展经济中,一是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经营;二是要开发拳头产品,建立支柱产业,注意运用科学技术,发展规模生产,一切为既富民又富县着想。
思考之四,贪大求洋,盲目上马,历来为经济建设之大忌。70年代轻率开办的陕西省镇巴煤矿、地方国营镇巴县工农铁厂,曾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80年代后期修建的地方国营镇巴县竹笋罐头厂、渔渡铁合金厂、巴山火车站货物装卸线工程,又使本来就贫困的镇巴县增加负债1700余万元。总结这些教训,镇巴地上地下资源虽丰富,然而除巴山木竹,渔渡、简池的煤和观音的板石较为集中以外,其余均比较零星分散,因此,在对资源和销路没有准确探明之前,盲目开办大型厂矿是不可取的。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私人办厂(场)、个体联合办厂、小型多样的办经济实体的做法不可忽视。
思考之五,人口与耕地的矛盾突出。解放初,全县人均耕地4.23亩,粮食人均265公斤,到1990年,人口增长109.63%,耕地却减少13.34万亩,人均只有耕地1.59亩。由于采取农田基建、兴修水利、科学种田等一系列措施,粮食比1949年增长140.06%,但人均只有303公斤,仅增长14.34%。人口与耕地的矛盾,今后还会愈来愈突出。且耕地多在陡坡上,质量差、抗灾能力低,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将是本县长期的艰巨任务。经济贫困时,要注意解决人口与耕地的矛盾,经济发达时,更要注意解决人口与耕地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县人民吃饭的大问题。
思考之六,人常说镇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然而正是这山阻水隔,造成了人们见闻狭窄和思维的局限,不易接受外界新事物、新观念,缺乏吸收、消化外界输入的物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转化为自己增殖的能力。大事干不好,小事不愿干,大钱挣不到,小钱又看不起。这也办不到,那也不可能,思想因循守旧是镇巴贫困的思想原因。故振兴教育,开发民智和官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实为振兴镇巴经济之良策。
思考之七,行政事业单位超编、干部工资负担越来越重。全县财政供养人员1985年为6215人,到1992年就增加到8887人。1990~1992年工资支出部分占3年财政支出的54.33%,公用经费占44%,两项之和为98.33%,生产性支出不足1.7%,严重地制约着新的财源培植。1992年以来已不能按时给干部、职工发工资,有些该给干部职工支付的政策性补贴也无力支付。人员多,机构多,工作效率低,政出多门,已出现一些单位向人民群众乱收费现象,腐败现象也屡禁不止。因此,“精兵简政”,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膨胀,认认真真地根除腐败,是今后长期应当注意的大问题。夺取政权时,经济贫困时,要提倡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在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时,更要注意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只有人民群众的心同党和政府贴得很紧的时候,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从镇巴1000余年,特别是解放后40多年的发展情况看,搞经济建设,过冷撒手不管不行,过热盲目冒进更不行,慢慢腾腾不行,急急忙忙也不行。要使镇巴的经济赶上发达地区的水平,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可能在一二年甚至三四年就能奏效,需要有一个过程,一个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多种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整体开发过程,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的过程。新编《镇巴县志》设33卷、100余万字,对本县各系统、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历史和现状、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采用述而不议的写法全盘托出,供今人和后人研究、借鉴,相信是能找出一条振兴镇巴经济的科学之路的,相信经过干部和群众几年、几十年的艰苦奋斗,镇巴的交通、通讯等定会发达起来,缩短与国内主要交通干线和经济中心的距离;信息会更加灵通,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思想会大大解放,吸收、消化外界输入的物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转化为自己增殖的能力会大大提高。资源丰富的优势,种植业、养殖业条件的优势,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优势等等,都会得到充分发挥,那时的镇巴,将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宝地。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