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城,位于县境中心部位。县城城址,建在汉江北岸石质高台。四面群山环抱,依山傍水。城南有汉江缓缓东流,城西有珍珠河及饶峰河交汇,城东与石磨乡为邻,城西北和古堰乡接壤。城区南北宽近1公里,总面积为3平方公里。
早在晋代以前,这里就是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村落,名称东阳村。东晋元帝(317~323)时,朝廷为了控制流民,曾在这里设置晋昌郡,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
两魏废帝元年(552),因城南有泉水数眼,其水清冽,四时不涸,故将原永乐县改为石泉县。清代,县城称为在城,属石泉里所辖,16地中的中地。民国初年称城关镇。民国二十八年(1939),因防洪涝,于城周遍栽杨柳。当时,柳树成行,郁郁葱葱,因而改城关镇为柳城镇。
建国后,1951年县城划为中街、西街。1953年2街合并,称县城为城关街。1956年改名为城关镇。1958年,称城关人民公社。1964年,复名为城关镇,沿用至今。
石泉县城从晋代设晋昌郡后,就建有城池。因临汉江,常遭水患。清康熙《石泉县志》记载,石泉县城,明代“洪武二年(1369)建。周回三里三分,石基砖垣连堞,高三丈三尺。”道光《石泉县志》又载:明成化十七年(1481)“知县张翔筑东北城,覆以砖石”。正德四年(1509),“副使来天球四面筑城,周三里,以御蜀寇”。正德十三年(1518),“知县卢绣,复加完善”,因“城临汉滨,涨发之时,四周皆水,以故寻筑寻圮”。万历年间(1573~1619),知县杜珏又重修石泉山城,“乃以石为基,以砖为堞”。还修了4个城门。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县李照远把北门改修为炮台。于是,县城只有东、西、南3个城门。道光二年(1822),石泉涨大水,“城垣倾圯崩塌”。二十四年(1844),知县慕维城“劝捐重修”,直至二十八年(1848),在知县舒钧的督导下,才完成了修建城池的任务。城围2公里、252步,城高1丈5市尺(合今5米)。有东、西、南3个城门,并新开小南门。东城门上建有魁星楼1座,高3层。“城通身昆石,石上以灰土合筑,外加砖堞。江边石堤二道,底挖掘至实基,下石丈余,高复丈余。计共长二百一十二丈”。
石泉县城,从明代洪武二年(1369)建城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古迹,有西、东、南门。东门楼石刻”远瞩金州”,西门楼石刻“秀挹西江”,南门石刻“雄临汉浒”,小南门石刻“康济”。
石泉,“东接荆襄,西通汉勉,南连巴蜀,北拒秦关”。县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崇祯年间(1628~1644),李自成部2万余人,曾几次围攻石泉,与明游击唐通三鏖战于山城;清嘉庆三年(1798),白莲教起义军由湖北襄阳到石泉,准备渡江赴川,在石泉县城与清将额勒登保进行过苦战;同年元月,川滇农民军数万人,由四川入陕,曾两次围攻石泉县城。民国期间,军阀四起,陆路拉夫,水路号船,老弱死于荒野,少壮挺而走险,石泉县城一直战火不熄。
石泉县城,现有大、小街、巷、路46条。城内有老街1条,东西向,为历代居民居住和商业经营区。建国后,街道经过整修,水泥路面,两旁多为旧式平房。城区内,汉白公路两侧,自70年代后,陆续修建楼房,开设商店,发展农贸市场,形成了一条新型大街,名为向阳路。街道宽阔,街心种花,两旁植树,沿街多为3~5层的新式的楼房。路西端,名为三角地,是汉白、西万两条公路的交汇处。修有街心花园,有假山和喷泉水池。城南,有一道坚固的水泥防洪河堤。汉江之上,还有一座十孔钢筋混凝土双曲公路拱桥,横跨南北,是汉白、西万两条公路跨江必经之桥;城西,有石泉水电站大坝,大坝截断江流形成的石泉水库,是目前陕南最大的水库;城北山脚下,有一条环城北路。城东地势平坦,是新型工业区,楼房鳞次栉比。
石泉县城,自50年代就开始用电。现在的主要街道,都装有路灯。1976年,装设自来水。县城华灯成行,清馨气爽,绿树馥郁,雅静幽美。
石泉县城交通,城南有汉江航道,可顺流东下安康和武汉;还有阳安铁路,东至安康,西达阳平关;公路干线有汉白公路和西万公路,交汇于城区,可东至安康,西达汉中,南通万源,北抵西安;同时还有几条地方道路,直通各区、乡。县内林副土特产,多由此集散。
石泉县城,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当时,县城只有4000余人,多从事农业或商贩业,只有1个栲胶厂和少数手工作坊。解放后,新建了农机、水泥、油漆、印刷、木器、竹器、刺绣、机砖、水电、缫丝、轮胎、制鞋、服装、棕丝、五金搪瓷、粮油加工等大、小工厂。
城内商业也较发达。有百货、五金、食品、糖业烟酒、药材、土产、外贸、饮食服务、生产资料等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网点。
文教卫生,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中、西医院各1所,影剧院1座,还有文化宫、图书馆、青少年文化宫、工人俱乐部、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体育场、旱冰场、广播站及电视差转台等。
现在城关镇辖东街、中街、西街、北街和向阳街5个居民委员会、45个居民组,还有二里、杨柳、大柳3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共计3729户,16422人,人口为解放初的3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