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云“白河县三大宝,桐油、皮纸、龙须草”。1965年省委书记胡耀邦视察白河后加上一句“蚕茧、柿子加核桃”。桐油自80年代后一再提高收购价格,所以桐油一直是保留和发展对象。皮纸因构树的大量砍伐缺乏原料,加之机纸从数、质量上取代了构皮纸,故皮纸生产逐年下降。龙须草绳在70年以前是白河一大宗外销产品,用于船缆、打包、捆扎。当时农民劳动时普遍着草鞋,编草鞋全赖龙须草。70年代中期后,随着塑料、尼龙的发展,龙须草使用价值逐趋降低,每百斤只卖3~5元。1987年武汉造纸厂来白河大量收购,每百斤价格迅速上涨至14元多。是年冬,有龙须草的农户自动分蔸发展,草坡锄草施肥,1988年秋龙须草丰收,却无人收购;价又猛跌,是冬便不再投劳培植。
90年代初龙须草价格又渐回升,农户又投劳发展。
柿子在60年代前,是白河大宗水果,鲜果不易保存,加工成柿饼、柿脯虽为人们喜食,但秋天连阴雨较多,对加工柿饼极为不利,只好作酿酒原料,柿子酒口感不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不爱饮,70年代末以来,几被淘汰。县硫铁矿的开采与硫黄的提炼,使柿树大批死亡(二氧化硫所致),今白河柿子产量急剧下降。
1986~1987年,全县大力发展香菇袋料栽培,虽获成功,但对幼林毁坏严重,且单家独户资金不济、缺劳力管理,又值1989年县上指导发展项目转向烟草生产,食用菌生产遂“降温”。
90年代,桑蚕、茶叶、核桃、板栗、黑木耳生产尚在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