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口源流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汉水之滨的渭溪乡阮家坝、濒于月河的天星乡杨家坝皆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此外,在县境内的黄泥梁、瓜园、牟梓河、高梁铺、李家台、高家岭、刘家营等地均发现有秦、汉、明、清时期的城堡和村落遗址。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遗址,证明从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自秦至清,历经无数次的兴衰变迁,汉阴人口的变化趋势呈波浪形缓慢地发展。据《宋史》记载:“绍兴三年正月,兀术入侵。……五月,(王)彦遣兵至汉阴县,与刘豫将周贵战,大败之。”民国《汉阴县志》载:“绍兴四年五月,金人破金州。王彦遣统制许青等与战于汉阴,败之”。频繁的战争,人民死亡甚众。元朝建立后,因兵燹之后地旷人稀而撤销县的建置,只设巡检司。明代,汉阴屡遭兵乱、灾荒和瘟疫。“民殁于锋镝、饥馑、疫疠者十分之五”(康熙《汉阴县志》),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人口急剧下降,土地大片荒芜。“屡遭兵燹,户口消耗。明初隶陕西,初唯二里,其居民星散在万山中。……成化庚寅岁,四方流逋蜂屯蚁聚。……编籍入新里者八。其旧在版图者今十存一二”(康熙《汉阴县志》)。《大明一统志》载:“汉阴一里,二百二十户”。《读史方舆纪要》载:“汉阴七里,七百七十户”。万历四十六年(1618)《汉阴县志》载:“旧户二百二十六,口一千三百三十二,后增户一千五百八十,口七千二百。弘治五年,户一千六百二十二,口九千七百四十五;十五年,户一千八百二十五,口一万二百六十。正德七年,户一千二百三十九,口七千七百六十九。嘉靖二十一年,户八百二十二,口六千九十九。万历四十六年,户六百七十,口三千五百七十六”。弘治五年至万历四十六年(1492~1618)的126年中,户数减少58.69%,人口减少63.3%,每年平均减少8户49人。
清初,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人口,开垦荒地。顺治六年(1649),朝廷颁布《垦荒令》,“招徕各处流民,不论原籍别籍,编入保甲开荒垦田,给以印信永准为业”,3年后按亩征粮,不得“预征私派”。十四年(1657)四月,户部《垦荒劝惩则例》中规定,垦荒有功者奖,并把垦荒的多少和人口的增减作为对地方官年终考绩的依据,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荒地的开垦。但由于连年战乱,灾荒频繁,社会极不安定,因而招垦之举成效甚微。康熙十年(1670),朝廷以加官晋级鼓励地方官吏、贡监生员招徕流民开垦荒田,“有田功者升;无田功者黜”(《清文献通考》)。十二年(1673),又修改了顺治时的《垦荒定例》,规定荒地垦熟后,由原来的最高6年起科改为10年起科。并在田赋政策上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简明清史》)等办法鼓励人口生育。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招徕移民垦荒和人口的剧增。康熙年间的汉阴知县赵世震在《汉阴县志》中写到。“欲举废坠,须阜民财,欲阜民财,须辟田土,于是招抚流移,省给牛种,……先与之豁荒粮,免挽运,剔杂派,民生遂矣”。同时,顺治、康熙年间两次强行迁海,使福建、广东、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濒海居民陆续迁入内地,陕南各县由于外省流民纷纷前来“圈地占产”,“插标为界”,不数年,本县便成为各地移民杂居之处,当时仅县城内就有江西、湖南、湖北、山陕、江南5个会馆,专供同乡聚会之用。蒲溪、涧池一带的张姓家谱记载,其家族原籍福建漳州府龙岩州北门所内人氏,康熙年间“徙籍于楚之宁乡”,乾隆六年由楚迁秦,落籍汉阴”。初迁汉阴时,“布居邑东十余家,男丁老少七十余口,女丁老少百十余口”,经数十年的生聚,合族人口大增,“食指数千”(光绪乙酉岁木刻印本《清河堂张氏族谱》)。“至雍正四年,邑令进士大树王公招抚湖民耕垦,田地日渐开辟”(乾隆《汉阴县志》)。“乾隆二十年,湖广流民大量来县垦荒耘地”(民国《汉阴县志》)。因而,至今陕南仍有“湖广填陕西”的种种传说。由于各地移民纷纷流入,使本县人口有了新的发展。嘉庆二十二年(1817),全县18900户、121600人,道光三年(1823),人口增至123300人。6年净增1640人,年平均增加283人。由于战乱,灾荒等因,人口大量逃荒外流,至咸丰三年(1853),全县人口大减,只有14081户、83841人,31年中人口净减39459人,年平均减少1273人。
民国时期,因兵匪骚乱和自然灾害频繁,社会极不安定,人口再生产呈现高出生率伴以高死亡率状况,自然增长速度极为缓慢,全县人口始终在12万人左右。21年(1932)四月,各乡乡长呈报:“人民逃亡共五千余口,田地荒废达万余亩。”22年(1933),全县33826户,143281人。24年(1935),春、夏旱,灾情严重,全县人口降为26548户、129214人。在民国时期的38年里,汉阴人口由1年(1912)的119689人,发展到38年(1949)的123612人,人口净增3923人,每年平均增加103人。其中,18年(1929)总人口157434人,是民国时期人口最高年份;34年(1945)人口降至92094人,是民国时期人口最低年份,比18年(1929)人口减少41.5%。
解放以后,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及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提高和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得到好转,人口也随之迅速增长。1950年,本县有30242户,142709人,1954年,增至36368户,170013人,5年间人口净增27304人,平均每年净增5461人,出现了建国后汉阴人口增长的笫一个高峰期。
1956年,行政区域调整,白龙乡划归石泉县,龙王乡、铁炉乡划归宁陕县。全县总人口170521人,比上年减少3775人。1959~1961年的3年困难期间,1960年全县总人口177528人,比上年减少126人,1961年迅速回升。
1963~1972年,是全县人口增长的笫二个高峰期。其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出生率高此间,共出生61822人,平均每年出生6182人,出生率为29.52‰0。最高为1972年,出生7583人,出生率达32.61‰。
1972年以前,人口政策失误,认为“人多是好事”、“人多力量大”,并对多子女的国家职工在经济上给予补助、救济;在农村,粮食、实物的分配,以及社会救济的评发,国家返销粮的发放等,全部或大部分按照各家人口数作为依据,这些作法从客观上都起到了鼓励多生的作用,从而使汉阴县人口出现了几次生育高峰,造成人口增长失控。
1973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迅速增长的势头逐步得以控制,全县的人口生产,开始进入有计划地发展时期。
1949~1987年,全县人口从123612人增加到262870人,增长112.66%,净增人口139258人,平均每年净增3665人,年平均递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