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巴山区
汉阴县境内巴山区面积204.14平方公里,东南与紫阳县犬牙交错,西南与镇巴、西乡县边界相连,西与石泉县接壤,海拔314~1336.2米,地势南高北低,1000米以上山峰7座,以板凳垭、鳌头山为最高。
巴山区抬升、断裂作用强烈,褶皱密集,山势破碎,尚存有笫四纪古冰川地貌。海拔600米以上地区,切割深度300~1000米,山脊一般狭长而较为平缓,无剧烈起伏,局部陡峭而孤峰突兀。河谷一般为V形谷。小河谷中很少有河漫滩堆积,只有较大河谷弯曲的突岸才可见不大的河漫滩,其宽度也超不过30米,与海拔600米以下低山地带交错分布,并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山坡主要为直形坡及凹形坡,坡度多在30°~50°以上,耕地分布极少。海拔600米以下地区,沿河沟穿插在600米以上地区之间,占本小区面积的37%,切割深度100~500米。分水岭平缓,沟弯纵横,坪坝杂呈,为主要耕地分布区。
耕地以旱坡地为主,坡度大、土层薄、石头多。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但茶叶、木耳、油桐等林特产较丰,栎类薪炭林分布较广,生长茂盛,草场亦很宽阔。
第四节 凤凰山区
本小区包括汉江谷地和月河三级阶地以南地区,面积329.91平方公里,海拔313~1128.3米。1000米以上山峰96座。
凤凰山是一狭长的地垒式山岭(断块山),脊岭海拔1500米以上,两侧断崖发育,山上流水侵蚀强烈,狭窄的脊岭上多陡峭的孤峰,起伏跌宕。总观山体,北坡较陡,南坡稍缓。但在分水岭附近,南侧多悬崖绝壁,北侧为20°~30°的斜坡。山间多深切V型峡谷,谷坡20°~45°,切割深度300~500米以上。二级分水岭多狭窄的齿状刃脊,巉岩裸露。南侧海拔900米,北侧海拔600米(三级阶地后缘)以上地区,山高坡陡,52%的耕地分布在25°以上的陡坡上。但也不乏山间小盆地,如火烧庵、大茅坝、过风垭、石坝子、大龙王沟等。天然次生林茂密,植被西段好于东段,为本县笫二大用材林基地。乔木、灌木等薪炭林混交带面积亦大,还是本县龙头竹、木竹的最大产地。漆树及杜仲、大黄等木本中药材分布广泛。大片新辟茶园和飞机播种营造的马尾松林带初具规模。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乔、灌、草浑然一体,为涵养汉江以北、月河以南河谷阶地水源的绿色水库。
南麓海拔900米以下地区,大部分为汉江谷地。地势低缓,山坡向阳,山岭多呈浑圆形,河谷开敞。河谷阶地、山间小坝子遍布,梯田鳞次栉比。如阮家坝、大坝、吴家坝、茨沟、堰坪、黄龙洞等素有“米窝子”之称。本小区光、热、水条件均优越,土壤质地好,既宜于发展粮油,又适合亚热带经济林木的生长。
第五节 月河川道区
本小区位于县境中部,包括月河河漫滩及南侧的一二三级阶地和北侧的一级阶地及长梁缓坡地。西起高梁,东至双乳,地形呈带状,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3~5公里,称月河盆地(古称月川)。总面积166.34平方公里。月河横贯其中。
宽阔平坦的一二级阶地和高河漫滩成平原状态。三级阶地和笫三纪红层多呈红色缓坡长梁和单面山状的丘陵,广泛地分布于阶地平原的外侧。
河漫滩 比高0~4米,宽数十米至1000余米,上有洪水期形成的砂堤等微地貌。
一级阶地 高出平水位5~15米,宽100~350米(包括支流河口的同级阶地,下同),阶面十分平坦,侧向月河倾斜,与河漫滩之间界限不清,局部地段在二者之间有1~2米的小土坎。土壤肥沃,垦殖率很高。
二级阶地 高出平水位28~40米,前缘陡坎高10米以上。阶地面宽100~1000米,由于流水切割,大部分已成片状分布。
三级阶地 高出平水位60~110米,阶面宽200~6000米。因流水切割,大都成为与河谷走向成直交或大角度斜交的平缓或孤立丘陵,其间分宽浅的河谷与洼槽。
缓坡长梁 阶地北侧,笫三纪红层广泛分布,受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拗升作用,红层多呈单面山。山坡呈不对称的阶梯状,海拔400~550米,切割深度50~200米,谷坡较平缓,分水岭平坦,有些呈猪背状。
一二级阶地与高河漫滩组成的河谷平原区,表面有砂土覆盖,全是水田。三级阶地的棕黄色粘土梁状丘陵,土质粘重,称为黄泥巴。缓坡长梁及单面山两侧的沟台地,多为水田,梁上缓坡为旱地。河谷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灌溉方便,人类活动较早,为本县水稻、小麦、油菜的主要产区,且一年两熟。可供养殖的水面(水库、堰塘、稻田)亦较宽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