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汉阴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汉阴县概述(2)

2012-9-17 23:39:21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劳作,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生产。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逐步创造出多种生产门类,除种植水稻、禾(小米)、粟外,还种植蔬菜,饲养家畜,狩猎捕鱼。商周时,农作物品种增加了黍、麦、稷等,普遍饲养马、牛、羊、鸡、犬、豕等,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铁耜、铁铲等翻整土地,用铁镰收割农作物,促进了农业发展。汉代开始植桑养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汉水右对月谷口,山有坂,月川于中,黄壤沃衍,而桑麻列植,佳饶水田,故孟达与诸葛亮书,善其川土沃美也。”隋唐时期,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不断引进。元代开始种植棉花。明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沿山辟渠,几于高山皆田”。成化二十年(1484)建成月河大堰,能灌田4600多亩。明末清初,频繁的天灾人祸,“民死于锋镝、饥馑、瘟疫者十分之五”。为开发土地资源,增加财政收入,清廷颁布《垦荒令》,招徕外省流民垦荒就食。此后,广大南方移民陆续来到汉阴定居,促进了汉阴县的开发和建设。民国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统治阶级的腐败,农业生产水平仍然低下,粮食总产量一直在2500万公斤上下徘徊。到1949年,农业总产值仅1366.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6.8%;粮食总产2973万公斤,平均每个农业人口247公斤;饲养大家畜9445头,生猪23080头,平均每个农户分别为0.37头、0.9头。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84%,其中粮食产值占71.1%。汉阴解放后,在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了农业增产。38年来,全县新建成水库36座(另有停建水库11座)、塘坝68座、堰塘778口,总库容2810.57万立方米,加上解放前修建的塘坝7座,堰塘615口,总库容达2946.07万立方米。抬田造地存留面积6.19万亩。植树造林存留面积1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63平方公里,占总流失面积的19.5%。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基本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1987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总产值达到585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7.52%),增长3.3倍;粮食总产量达到7868.1万公斤(每个农业人口占有322公斤),增长1.65倍;油料总产量达到561.7万公斤,增长25.7倍;大家畜饲养量达到22736头(每个农户0.38头),增长1.4倍;生猪饲养量达到109043头(每个农户1.83头),增长3.7倍;蚕茧产量达到54.85万公斤,增长13.5倍;油桐籽达到117.2万公斤,增长15倍;茶叶达到17.12万公斤,增长37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7年全县有乡镇企业4312个,总收入2634.17万元,比1978年增长14倍。有7个乡、镇年总收入超过百万元,有33个村(街)年总收入超过10万元。农业内部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汉阴的工业、交通,始于秦汉时期的手工冶炼和人工修筑驿道。汉晋时期,家庭取丝、织绢较为普遍,男耕女织,机杼之声与田歌交织。唐代,月河手盆淘金盛行;逐步形成以汉江、月河东西走向为主干的通衢和南通巴蜀、北达关中的山路和栈道。宋元以后,榨油、制茶、酿造、铁业、土陶等都有发展。明清时期,已开始采掘石炭、造土纸,纺纱织布,生产土靛,染房遂兴。民国时期,大量开采石膏,制粉笔,熬土硝,配火药,制做鞭炮。清光绪三十年(1904)始有邮政。民国26年(1937)过境的汉(中)白(河)公路建成通车,次年有了电话电报。由于历代统治者不注重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直到民国末期,汉阴县才办起一家规模很小的纺织厂,其余皆为小手工业作坊或手工业者。工业落后,交通团塞。解放后,创建地方国营工业,1958年小街乡建起全县笫一座小型水电站。在“大跃进”时期,一哄而起,办起工业企业25个,由于盲目建厂,造成劳民伤财。1959年建成县城至铁佛的全县笫一条地方公路。一度因“左”的错误思想干扰,加之“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因而地方工业、交通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20世纪50、60年代,年平均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为6.08%、9.44%。70年代,开展“工业学大庆”,兴办五小(小农机厂、小水泥厂、小煤窑、小钢铁厂、小水电站)工业,修建阳(平关)安(康)铁路、地方公路,为发展汉阴县的工业、交通奠定了一定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业有了新的转机和活力,除新建成国营食品厂、油脂浸出厂、自来水站等厂(站)投产外,在挖潜、革新、改造中把计量器厂、化工厂、丝织厂、染织厂建成为初具规模的骨干企业。一批集体工业、乡镇工业应运而生,100升采金船的建成,结束了手工淘金的历史。地方公路也有新的发展和提高。1987年全县地方公路(专用公路)总长458.15公里,机耕路(架子车路)132.5公里,汉白公路、阳安铁路从县境中部穿过,区、乡(镇)全部通了汽车,有公路(机耕路)的行政村占总村数的46%。全县有邮路1235.5公里,乡、村都已通邮。农村电话杆线总长255杆公里,乡乡通电话。有31个乡(镇)、128个村通了电,分别占总数的75.6%、48.7%。全县有工业企业2477个,其中全民17个,集体48个,城镇个体、村及村以下2412个。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81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2.48%,比1949年增长61倍。
    汉阴的商业贸易起源较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利用汉江水运的优越条件,汉阳坪等地的私营商业即已形成。明代中叶以前,陆续出现一些以农副土特产品为主的商品经营业,如盛行于洪武年间的川陕茶马贸易,汉阴是茶叶输出地之一。其它如桐油、蚕丝、生漆、木耳、棕片、苎麻等也经营外销。清代前期,一批南方商户来境内定居,给汉阴县的商业带来新的活力。民国时期,汉白公路通车后,促进了物资交流。但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商品经济很不发达。民国后期,汉阴县商业凋蔽,年贸易总额在10亿元(旧币)左右。解放后,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全县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合作商业为辅的城乡商业体系。1958~1978年,商业在曲折的道路上徘徊前进,因一度大批“资本主义”,集市贸易关闭,商品流通停滞,形成国营商业独家经营。1978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936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约300万元。1979年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和少环节的“三多一少”流通体制,促进了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发育。1987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达5352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猛增到1868.5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8倍、5倍。
    汉阴明代始有学校教育,至清代相继设立的有私塾、书院、县学、社学、义学。清末废科举,兴办近代教育。到民国时期,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很缓慢,校舍破烂,设备简陋。民国24年(1935)始有初级中学。至38年(1949),全县仅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27所,在校学生3296人。民国末期,全县有西医11人,中医120多人。城乡严重缺医少药,一遇灾荒,人民更是贫病交加,生命难保。37年(1948),死于各种疾病者达1872人,占总人口的16.7‰。解放后,各级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整顿充实教师队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不断改革课程设置,加强教育研究,集资办学,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开展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全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87年有完全中学4所,初中14所,小学314所(其中7所附设有初中班),还有职业学校、电视大专班。在校中学生8112人、小学生28952人,普及了初等教育。电影、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1987年广播人口覆盖率74%,电视人口覆盖率36%。随着群众性科学试验活动的广泛开展,研制出一批科技成果。ZDZ外用阴道避孕药膜(栓),荣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进步三等奖。LPJ—450型砂金洗选机获国家专利和星火科技荣誉奖。山鹰牌SY52、SY95系列售油器获地区级一等奖和部优产品,行销除台湾省外的全国各地。全县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医疗机构和卫生队伍逐步充实加强,有医疗单位173个,病床265张。卫生技术人员和考核合格发证的乡村医生共1023人。医学科技水平和防病治病质量不断提高。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已经绝迹,甲状腺肿大(瘿瓜)等遗传病得到控制,其它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人民体质得到了增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汉阴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汉阴县旅游景点:汉阴县铁瓦殿道观 汉阴县旅游景点:汉阴菩萨泉 汉阴县旅游景点:汉阴古城墙 龙寨沟景区
汉阴县城区景观[图]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简介 汉阴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
汉阴古城墙[图] 汉阴县龙头庙 汉阴文庙
汉阴县铁瓦殿道观(离尘寺) 汉阴菩萨泉 汉阴古城墙
汉阴文峰塔 汉阴龙寨沟景区 汉阴两合崖圣景
汉阴大木坝森林公园 汉阴凤凰山庄 汉阴三沈纪念馆
汉阴县美食 更多
汉阴豆腐干[图]
汉阴米馍[图]
汉阴豆腐干[图] 汉阴米馍[图]
汉阴县美食:酥饼 汉阴县美食:油炸果
汉阴县腊肉红薯粉条 汉阴炕炕馍(芝麻饼
汉阴蕨粉皮子 汉阴油炸米饺
汉阴县特产 更多
汉阴县地方特产:油泼辣子
汉阴县地方特产:蕨粉皮子
汉阴县地方特产:油 汉阴县地方特产:菜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
汉阴县地方特产:蕨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
汉阴果树 汉阴油桐
汉阴茶叶 汉阴生漆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汉阴县概况:汉阴县自然条件
·汉阴县概况:汉阴小吃
·汉阴县概况:汉阴县乡土风情
·汉阴县工业概况
·汉阴县交通与邮电概况
·汉阴县的集市贸易
·汉阴县县城建设
·汉阴县城郭介绍
·汉阴县街巷介绍
·汉阴县集镇建设
·汉阴县教育概况
·汉阴县中医介绍
·汉阴县民间验方
·汉阴县美术概况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