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自明代起,城乡相继建立县学、书院、社学、义学和私塾。“戊戌变法”后,改书院、义学为学堂。民国初,再改学堂为学校。民国2年(1913),始有女子初级小学。16年(1927),有产者因种种原因,多愿捐产办学,出现民生凋敝而教育较快发展的畸形现象。之后,军匪混战,学校殆于停办,莘莘学子,大都失学。24年(1935),汉阴县立初级中学成立,县内始有中等教育。至38年(1949),全县仅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27所,学生3296人,平均每万人中有中小学生251人。校舍破烂,设备简陋。
汉阴县解放后,各级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使全县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大跃进”的影响下,1958~1960年,中小学出现了大发展的浪潮。1961~1963年,对中小学进行压缩,纠正了前期工作中的失误,使教育事业比较健康地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校“停课闹革命”,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教师队伍受到摧残,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1969年,农村小学全部下放到生产大队,“工宣队”、“贫管会”进驻中、小学,参与管理。1971年,在“左”的路线指导下,社社办中学,队队办小学,各级学校不断拔高升级,教育质量显著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4次调整学校布点,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集资办学,全县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至1987年,全县有中学18所(初中14)、小学314所、农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高级卫生职业中学1所,还有广播电视大学班和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学龄儿童入学率95.2%,巩固率93.3%,小学毕业率88.6%、升学率56.4%。中小学在校学生37064人,平均每万人中有中小学生1425人,比民国38年(1949)增加10倍多,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有779人参加了成人自修大学考试。全县农(市)民青壮年文盲占总人口比例也由85.51%下降到32.6%。尽管如此,全县的教育仍比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