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汉阴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汉阴县中医介绍

2012-9-17 21:41:12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解放前,汉阴县中医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初以草药为主,自采、自制、自用,逐渐形成民间医药。清代中叶至民国时期,汉阴县涌现出一批医术精湛,百姓爱戴的民闻医生。清道光年间的昝贝、任和尚,清未民国初的唐哈生等是汉阴县有记载的草药郎中。特长中医外科的杨守先,医技不仅在县内驰名,而且先后赴四川、甘肃、青海等省学技行医。监生陈联升,中医造诣较深,为民治病从不取酬。贡生徐海澜、沈德立精通脉学,擅长妇幼科。中坝的郭宦,人称“儿科神手”。还有专治伤寒的王志忠、以柳枝接骨的汪二也等都是全县当时有名的中医。民国18年(1929),国民党政府曾明令取缔中医中药,但由于西医医少药贵,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仍为群众所沿用。如当时名中医胡葆荃、方典伯、游天然、彭筱山、陈文卿、蔡树卿、邹玉徽等,临床经验丰富,有的还将中医药验方刻成药签,在庙宇为群众施医施药。民国28年(1939)三月,县成立中医施诊疗所。1951年,建立专管机构。1953年,县医协举办2期110人参加的中医学习班。次年,县医院建立中医门诊部。同年9月,县人民政府召开中医代表会,与会老中医谢权忠等36人献出秘验单方100多个。1955年10月,汉阴县建立第一个以中医为主的城关联合诊所,1958年,各公社先后办起以中医为主的卫生所,从此,民间中医进入集体卫生机构。“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部分老中医药人员被视为“牛鬼蛇神”,有的还受到批斗。医学典籍被看成是“四旧”而付之一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中医事业有了新的发展。首先在集体医疗机构中选拔中医6人到全民医疗单位。1979年开始对全民和集体单位的中医药人员50人进行考核、评定职称(1981年发证)。1983年,又评定职称40人。同时,对民间中医也进行了考核发证工作,经过批准登记个人行医的由1983年的8人增加到1988年的92人。县医院等单位还开展带徒活动。
    行医方式 一是开铺行医,多为家传世医。有的以经营药业为主附带行医,有的以行医为主兼营药铺。坐堂行医,为招揽生意,一般都是高手坐堂。二是背褡裢行医,走乡串户。三是游医,懂得一些药性方剂,四方游走,一边卖艺兼营膏丹丸散。还有以生产劳动为主兼行医的半农半医。民间医生收费高低无统一规定,患者求医必须登门叩请,路途遥远还得接送,以酒肴款待,病愈后再以重礼酬谢。“医不叩门”、“药不还堂”成为惯例。
    药铺,药房 是中药加工炮制和销售的主要机构。药铺经营人员多为师傅带徒。本县中药铺的经营方式:有的设门诊免费;有的请名医坐堂,有的承包他人,订立“三七分成”合同;有的批、零、收购兼顾;有的专生产成药;还有问病发药并设西药专柜等。清代咸丰、光绪年间,全县有中药铺13家,至民国后期增加到48家。解放后,1956年统计有27家。60年代,中西药零售门市部城内2个,平梁、涧池、蒲溪各1个,南北山区均为地段医院、公社卫生所(院)代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个体药铺开始出现。1985年底全县有药铺、药房160个,其中46个为县、地段医院和乡卫生院兼设的门诊部药房,114个以中医药为主,兼营部分西药。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用于临床治疗的在80%以上。在内外科方面,曾治疗急腹症、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症等,其中采用非手术治疗的占70~80%;同时利用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等,效果良好。还用海藻等中草药自制消瘿注射剂。在医治急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哮喘心衰、肝硬化腹水、流感等疾病,使用中西药内服外注或针灸穴位封闭等方法,疗效也好。在传染病医治上,如流脑、乙脑、肝炎、伤寒、痢疾、肠炎等,采取中西药对照观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妇产、幼儿、五官等科临床采用中西药两者之长交替使用;对子宫脱垂、闭经、宫颈炎、阴道炎、小儿肺炎、消化不良、急性结膜炎等治疗效果均良好。
    中医继承 解放前,大部分中医是私塾教师出身或屡试不第的秀才,以及出家和尚、道士等,也有因体弱多病,行医济人的文人,有的是药店学徒出身,出师后挂牌行医,出名后又继续收徒。中医继承的形式有:家传世医,俗称“门里师”。汉阴县有不少世家,如骨科蔡盛忠、内科谢氏(谢权忠家)、外科张志钦、方淑银的温病学已传3代。另外一种是师傅带徒,有拜师、协师2种形式。拜师主要是家门直系亲属,外姓者需经择徒、立据、拜师、入蒙、跟诊、出师等阶段。协师,主要是师徒年龄相当,关系甚好,双方协议立据,待出师后谢以重酬。

编辑:秦人
汉阴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汉阴县旅游景点:汉阴县铁瓦殿道观 汉阴县旅游景点:汉阴菩萨泉 汉阴县旅游景点:汉阴古城墙 龙寨沟景区
汉阴县城区景观[图] 汉阴县凤堰古梯田简介 汉阴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
汉阴古城墙[图] 汉阴县龙头庙 汉阴文庙
汉阴县铁瓦殿道观(离尘寺) 汉阴菩萨泉 汉阴古城墙
汉阴文峰塔 汉阴龙寨沟景区 汉阴两合崖圣景
汉阴大木坝森林公园 汉阴凤凰山庄 汉阴三沈纪念馆
汉阴县美食 更多
汉阴豆腐干[图]
汉阴米馍[图]
汉阴豆腐干[图] 汉阴米馍[图]
汉阴县美食:酥饼 汉阴县美食:油炸果
汉阴县腊肉红薯粉条 汉阴炕炕馍(芝麻饼
汉阴蕨粉皮子 汉阴油炸米饺
汉阴县特产 更多
汉阴县地方特产:油泼辣子
汉阴县地方特产:蕨粉皮子
汉阴县地方特产:油 汉阴县地方特产:菜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
汉阴县地方特产:蕨 汉阴县地方特产:汉
汉阴果树 汉阴油桐
汉阴茶叶 汉阴生漆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汉阴县概况:汉阴县自然条件
·汉阴县概况:汉阴小吃
·汉阴县概况:汉阴县乡土风情
·汉阴县民间验方
·汉阴县美术概况
·汉阴县摄影艺术概况
·汉阴县民间书法艺术概况
·汉阴县文学创作概况
·汉阴县体育发展概况
·汉阴县人物概况
·汉阴县社会新风
·汉阴县 职工生活
·汉阴县农民生活
·汉阴县帮会概况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