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前
虞舜时期,契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封契于商即商国(商国以今丹凤县商山得名)。
西 周
周成王年间,黄帝二十五子之昆孙封于商,以地得姓,称商高。商高精数学,首次提出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
战 国
秦孝公十一年(前351),“城商塞”,新筑之城即商城(遗址在今丹凤县古城村)。
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卫鞅大破魏军,“封之商於十五邑,号商君”(邑治即商城)。
秦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中国后,于今丹凤县古城村设立商县,辖地包括今商州市、丹凤县、商南县和山阳县。
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沛公刘邦入商县武关,自商县西部黑龙峪兵分两路西向咸阳灭秦。
西 汉
元鼎四年(前113),析置商县西部,并废华阳县制,合设上洛县于今商州,统领今商州和洛南之辖地。上洛县归弘农郡辖。
更始元年(23),刘玄遣西屏大将军申屠建和丞相李松分兵自商县武关由上洛入关中,攻伐王莽。同年,县民王岑闻刘玄称帝继承汉统,即起兵响应,号“定汉将军”,率众万余赴长安讨莽。
更始二年(24)十二月,赤眉起义军樊崇部经上洛进军关中,驱逐刘玄,占据长安。
东 汉
东汉初,上洛县改设为上洛侯国,封王遵为侯,辖地仍旧。
建武十五年(39),划上洛侯国归京兆尹辖。
三 国
正始五年(244),上洛侯国为曹魏之京兆郡辖,复称上洛县。
西晋
泰始二年(266),上洛郡成立于上洛县治,领上洛、商县、丰阳三县。同时划上洛县北部辖地(相当于今洛南县地)另设拒阳县,不久即撤,仍归上洛县。
永嘉年间(307~312),长安失守,豫州刺史闫鼎等以“克复宗庙雪社稷之耻”为誓,自武关向长安进发,行至上洛为山贼袭,死亡百余人,仍率众西至蓝田。
东晋
建元二年(344)二月,桓温统步骑四万北伐前秦王符坚,自淅川直趋武关,又令别将攻克上洛,大破前秦于蓝田。
穆帝永和九年(353),前秦苻菁掠上洛。
安帝义熙十一年(415),后秦扬武安乡侯康宦作乱,驱掠上洛,太守朱林拒之,县民黄金算起兵助御,康宦率众归罪。同年,后秦王姚兴遣子姚略攻打上洛。
义熙十二年(416),宋武帝刘裕北伐,部将沈田子、傅弘子占据上洛。
南北朝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上洛县北部划设拒阳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撤上洛郡,另设洛州于上洛县治。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五月,朝廷因旱诏免洛州军粮。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八月,东魏高欢进犯洛州。北魏洛州刺史史泉遣子元礼督乡兵五千余人北出太峪狙击,高欢退兵。
西魏大统三年(537),东魏高敖曹进攻洛州,刺史史泉被俘。
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正月,县民周共揭竿起义,被宇文邑派兵镇压。
北周宣政元年(578),洛州改设为商州,治所仍设原上洛县,领上洛、上庸二郡。
隋
开皇三年(583),撤上洛郡,设商州,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四县。
大业三年(607),废商州复设上洛郡,领上洛、丰阳、商洛、洛南四县。
唐
武德元年(618),撤上洛郡,复设商州,上洛县属其辖。同年,农民起义军朱粲起兵南阳后,西攻长安,李渊派郑元踌出兵反击,义军遂退驻商州。
贞观四年(630)六月,上洛及商州大水成灾。
永徽五年至六年(654~655)六、七月,上洛和商州各地普遍大水。
天宝元年(742),撤商州,复设上洛郡。
至德二年(757),安禄山子安庆绪攻打商洛县武关, 西进占据上洛。
乾元元年(758),撤上洛郡,再设商州。
代宗(763~779)时,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联合回纥、吐蕃侵犯奉天、武功,关内副元帅郭子仪退趋上洛及商州其它县地。
德宗贞元七年(791),商州刺史李西华自蓝关到内乡,开新道700余里,俗称“碥路”。 僖宗中和三年(883),黄巢起义军撤离长安,经上洛转战河南。
五代十国
后梁(907~923)时, 上洛发生兵变,驱逐商州刺史李稠,推押牙李玖主持州事。
后唐明宗元年至四年(926~929),蜀军侵入金州,商州刺史侯益率镇兵大破蜀军。
北 宋
建隆元年(960)夏和二年(961)春,上洛俱遭鼠食,禾苗几尽。
淳化四年(993)二月,上洛大雪,民多冻死。同年夏,又大旱。
庆历三年(1043)八月,商州和上洛县饥民千余人在张海、郭邈山、李铁拴等人的领导下举行起义。同年冬,张海等在商山战败被俘遇害,起义失败。
南 宋
高宗建炎四年(1130),商州观察使吴□与 其弟吴磷扼守和尚塬,大败金兀术十万大军,官拜副总管,移镇商洛。
高宗绍兴元年(1131)正月,金将高琼攻打商州,商州统制张玘率兵抵御,一日九战九捷,金兵败退。同年四月,李忠陷上洛。
绍兴十一年(1141)正月,金将珠赫贝勒率骑兵五万攻陷上洛。南宋守臣邵隆弃城西撤至洪门河,与前来追赶的金将阿穆尔贝勒激战,大败金兵,并俘阿穆尔贝勒,遂收复上洛。同年,宋金议和始定,以淮河散关为界,上洛县划为金有。
金贞元二年(1154),降商洛、丰阳两县为镇,并入上洛县,归商州辖,改属河南路。
庆元四年(1198),州府于西街老爷庙创办州学。
至元元年(1264),废上洛县,以州代县,由州直辖,定名商州。辖地包括今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及柞水县南部,并统领洛南县地。同年八月,万户石株乣刺部千余人开赴商州屯田。
元
至元二十五年(1288)五月,商州大旱,饿殍载道。
顺帝元统二年(1334),红巾起义军攻克商州,陕西行台尕尔直班驱兵“围剿”,义军撤离,尕部留守。
至正十五年至十七年(1355~1357),农民起义军刘福通部将李武、崔德三克商州城,震惊三辅。陕西行台王思诚、元将李思齐、察罕铁机率兵追剿,义军退出商州,李思齐部留守。
明
洪武七年(1374)五月,降商州为县制,定名商县,辖地包括今商州市和丹凤县。属西安府辖。
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商县大旱,禾苗多枯。
成化元年(1465),商县大饥,人相食。
成化十三年(1477),商县复升为州,将商州武关以东析置商南县,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四县。
成化二十二年(1486)五月,商州地震。
正德年间(1506~1521),河南嵩县、卢氏矿盗拥起,三次攻破商州村寨,尽掳商矿。
嘉靖三十一年(1552),商州地震。
嘉靖年间(1522~1566),知州郗元洪创建商山书院。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十二日半夜,商州地震,响声如雷。
万历年间 (1573~1619),商州虎患,食人无数,有绝丁者。
天启四年(1624),商州夜村冰雹,民房悉被击碎,禾苗为泥。
崇祯六年(1633)五月,农民起义军金翅雕(黄九峨),闯塌天(刘国能)等率兵自蓝关入商州,下河南。同年冬,农民起义军行横狼、一斗谷、满天星、扫地王等八营十余万人,自山西进入商州,屯兵武关以西数百里,陕西巡抚陈国事急发都司解文英、游击郑嘉栋等自西安驰赴商州。
崇祯七年(1634)春,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由河南信阳奔入商州,陕西巡抚陈国事急率兵移驻商州。同年五月,义军闯塌天率数万兵临商州城下,游击费国勋率兵驰援商州。
崇祯九年(1636)四月,四川总督杨玉振率兵三千赴商助剿农民起义军。后被义军毙于今洛南县梁塬黑潭川。
崇祯十年(1637)秋,蝎子块、混十万等部驻北乡大荆,攻占泉村、黄川、板桥等处寨堡。
崇祯十一年(1638),商州地震,房屋多毁。同年十月,农民起义军紫金梁等数十万围攻商州,攻破东、西关。
崇祯十二年(1639),天降雨雹,地上积存厚达尺余,麦禾尽没。
崇祯十三年(1640),参军郑国栋、都司艾文彬统兵进驻商州,意在军岭川围歼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十一月,李自成率部离商,东向河南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初八,李自成分遣右营袁宗第、刘体纯等率马步兵十万攻商州,至十五日破城。
清
顺治二年(1645)正月十三日,李自成部放弃西安转移,路经商州。
顺治三年(1646)二月, 李自成余部刘体纯、郝摇旗等率数万人从宛邓驰人武关,直逼商州城。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终于攻克州城,城破时抚治商洛道袁生芝自缢而亡。
顺治十一年(1654)六月八日,商州地震,房屋多坏。同年,天降大雨雹,堆积城东,人不能行。
顺治十五年(1658),自一月大雪,抵立春乃止。十二月二十八日,商州地震,声如沉雷。
顺治十七年(1660)十二月二十三日,商州地震。
康熙三年(1664)十二月二十三日,商州地震。
雍正三年(1725),商州升为直隶州,领商南、洛南、镇安、山阳四县。
雍正七年(1729),天主教传入境内沙河子。
乾隆元年(1736),知州王如玖于仓帝祠建房三间,设义学。
乾隆四年(1739),商州发生地震。
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州罗文思捐俸480两,对州东洛塬石砭路进行改建,由三尺加宽至七尺,后人称“罗公砭”。同年春,罗文思推广水稻“育苗倒插法”,获得丰收。从此,商州水稻种植由散播改为育苗插秧。
嘉庆二年(1797),白莲教数万起义军破武关进入商州,与官军勒保、明亮、杨遇春、陈新、盖方泌等交战于老君峪、马嘴湾、铁峪铺、军岭川、百顷湾一带。嘉庆五年(1800)四月,农民军作战失利,退出商州。
道光十一年(1831),鸦片流入商州。
咸丰二年(1852)秋,阴雨不绝,丹江水入小南门,冲塌大清观及民房数百间。
咸丰三年(1853),会道门圣谕坛由山阳传入药王坪。
咸丰四年(1854)秋,飞蝗蔽日,禾稼尽伤。
同治元年(1862)三月,太平军扶王陈德才、遵王赖文光、佑王兰成春所率的西北远征军一举拿下武关,进入商州。年底,兵至东龙山,分三路围困县城三日,兵歇城外。知州曹熙、都司易腾率全城绅士贡生乡勇巡守城垣,太平军焚烧西关戏楼及街房后,撤离商州,转战镇安。
同治二年(1863)九月,太平军西路兵马抵达麻池河,南路亦至三十里铺,再次逼近州城。
光绪三年(1877),大旱,丹江成涓流,井水枯竭, 禾稼尽死。邑民食尽树皮草根,大荆、李庙等地有挖尸食者。
同年,沙河子、三贤、张村数万名群众暗传鸡毛传贴,头绑黄表,手持叉把、扫帚、榔头、铁铣向官府交农具,并烧毁直隶州黄照临于治山所修庙宇。
光绪四年(1878),知州李素沿丹江北岸修顺山路十五里(夜村宝丰寺—棣花雷坡),因李素为云南宝山县人,人称此路为“宝山路”。
光绪八年(1882),会道门普渡门传入西荆。
同年六月五日,丹江洪水溢堤,城南堤坝均为之倒塌,大水由南门冲入城内,莲湖畔居民宅舍皆入水数尺,房屋倒塌。
光绪十五年(1889),大乘门教传入商州。
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义和团运动波及商州古道渠、西墹等地,遍布拳场,拳棒、春秋刀公开练习。
光绪二十六年(1900),挪威传教士王耀基来商传播基督教,并以西药为群众治病。
同年大旱,大荆川等地子食母肉,夫食妻体,惨状空前。
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州尹昌龄创办商州中学堂,为商州近代教育之始。
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州杨宜瀚聘于右任、李义祉为商州中学堂教习。于右任等创办国民革命刊物《民约论》等。次年于右任就任商州中学堂监督。
宣统三年(1911)农历九月初五,商州江湖会龙头大爷姚兴、牛际云等领导江湖会1200多人宣布起义。州官胡启虞被迫交出官印,姚、牛二人执掌州事。九月下旬,省派牛长治来商州接管州事,并派武官刘刚才带队驻扎,保卫州城。
中华民国 元年(1912) 3月,商州人马骧、于海沧、王家兵3人当选为陕西省参议员。 6月,商州中学监督张希栓组建“商县统一共和党支部”。 同年,各学堂均改称学校。 2年(1913) 6月,废州设县,名商县,辖今商州市和丹凤县西南部。
3年(1914)
3月,白朗义军数万人入商县,在黑龙口歼灭陕西陆军骑兵一个团后攻入县城,火烧老衙门及“和顺永”等商号店铺后,由黑龙口、柞水石筒子等地出山。
7月,商县知事秦骏声因抵御白朗军无力,被罢职。
同年,于海沧等以开办商县师范讲习所名义,秘密组织“新中华革命党”。
4年(1915)
挪威传教士林义生来商传教。
5年(1916)
10月,全县初等小学校一律改称国民学校。
7年(1918)
正月26日,靖国军樊钟秀部进驻杨家斜,奸掳烧杀后麇集县城,索粮派款,以拉肉票之法筹措军饷。3月26日夜,樊部营长马瑞旺率兵夜袭大荆镇,拉票拷打40余人,勒索款项数十万。5月22日,马部奉命撤离,烧毁大荆北自杨家桥,南至砚川、大荆川之村庄房屋。
同年,蓝田、渭南巨匪麻生合、王老五、双铜铃盘踞大荆、西荆两川抢劫拉票,民众一夕数惊。为自卫之计,周建功邀富平红枪会张树棠、杜崇善来商,于6月14日猛击股匪王老五于孙家堡,土匪伤亡甚多。7月13日,麻生合、双铜玲勾结贺生财、贺生金兄弟,率领800余人来大荆川报复,在曹家河为红枪会击败,匪首双铜铃等200余人当场丧生,王老五、麻生合逃逸。
8月,山西郗关锁部驻城,派粮要款,民恨之入骨。红枪会张树棠等率北区腰市民团驱逐,郗部奔逃。
同年,西班牙传教士司铎彭瑟来商传教。
8年(1919)
春,麻生合、贺生财为商县驻军刘世杰收编。四月初九,麻、贺二匪勾结驻军进攻大荆,民团团总王建东在抵抗中饮弹身亡,大荆川男女老幼遇害者120余人。众匪入街后,将街南房屋付诸一炬。
9年(1920)
10月1 1日,商县地震,城郊房屋树木动摇甚烈,人居地上如坐舟车。
11年(1922)
县署开办“自治研究所”,培训各区学员毕业回乡后办理民众自治。
12年(1923)
程遵洛等12人,于城内东街李公祠倡立商县私立启化第一初级小学校。
13年(1924)
商县实行义务教育。倡导民间成立“天足会”,提倡妇女放足。
14年(1925)
夏,商县政府改革田赋捐项政策,实行“田赋预借”、“田粮征实”之法,不定期向人民索取钱财。
同年,李家塬村天花流行,死亡38人。
15年(1926)
8月,镇嵩军刘镇华部在商县成立过往站,向民间勒索粮秣草料,人民不堪忍受。王景余、罗占奎领导万余农民,携带叉把、扫帚、锄铣等掀起交农运动,当局震慑,答应减轻群众负担,交农运动始得平息。
16年(1927)
4月,共产党员吴焕然、张克勤、陈祖舜、闵培贤、卫志毅、吴汉周6人奉中共陕甘区委之命,从西安到商县,成立中共商县特支,在中乡川(今郭村乡)建立商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并成立农民自卫队,开展农民运动。同时,他们以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的身份,协助国民党成立商县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在板桥、孝义成立国民党区分部。后由于形势变化,特支成员于7月撤回西安。
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许权中旅由蓝田翻越秦岭,抢占黑龙口。后由腰市进入洛南境内。
17年(1928)
8月,渭华起义失败后,西北工农革命军余部在许权中等领导下,进驻黑龙口月余,经县城、龙驹寨和商南进入河南。
是年,商县成立国民党党员登记处。
18年(1929)
春、夏之交,大旱成灾。6~7月,又为水灾,三料歉收。民食树皮草根,路有饿殍。
7月,大荆、腰市霍乱流行,丧生千人。
10月,会道门西华堂由山阳传入黑山。
10月13日夜,唐靖、古世珍率匪数千攻进县城,沿街抢掠,搜索净尽,抢劫监狱,焚毁县府卷档,城内文庙前院及协镇署房屋均被拆毁,并杀县长胡传璐等人。
同年,改县署为县政府,知事更名为县长,废“三班六房制”,成立秘书室、民政局、教育局、建设局和公安局。
同年,商县国民党党务指导委员会成立。
19年(1930)
夏至秋,唐靖、古世珍率匪兵数千,二度抢劫商县城,计烧毁民房两千余间,枪杀1500多人。
20年(1931)
冬,杨虎城委派刘文伯为商洛绥靖司令,收编唐靖和古世珍部。
当年,王士杰改国民党党员登记处为党务审察办事处。
21年(1932)
7月,县城及城东霍乱流行,8700余人丧生。
11月初,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率红四方面军,路经腰庄、夜村、两水寺、三贤、杨峪河、杨斜、东岳庙入柞水县境。
22年(1933)
5月,石佛湾上庄、东西寨沟等地降冰雹,大如卵,打死55人,耕牛70余头,麦苗树木多毁。
23年(1934)
2月,郭百成等在西安上学的学生回到商县,在中乡川(今郭村乡)建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
同年,商县最早的校际运动会—商县中小学田径、国术运动会在东店子举行。
12月,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郑位三率红二十五军,由豫西转战至商县夜村、北宽坪、城关、黑龙口、杨斜和黑山等地。
同年,华县官庙道士薛得顺将修发会传人商县夜村。
24年(1935)
3月,西(安)荆(紫关)公路商县段开始勘修。
6月初,红二十五军主力在夜村、商洛镇一带,与国民党军110师、129师遭遇,毙伤国民党部队团长赵绍宗以下200余人。
7月3~8日,暴雨倾盆,丹江水入小南门,民房倒塌298间,丹江及南秦河两岸山洪成灾。
同年,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在商县城南街成立。
同年夏到翌年10月,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交通处架设西安至商县军用电话467华里,并于沙河子、板桥、麻街、上官坊、大荆、腰市等处设立电话处。
25年(1936)
3月,国民党陕西省党部调查统计局建立“秦岭分区办事处”,亦称“商县分区办事处”。
6月6日,西(安)荆(紫关)公路通车典礼在蓝田举行。
秋,省教育厅给省立商县中学配发“建电牌”直流收音机1架,此为商县第一台收音机。
同年,县政府设立戒烟所,先后有2630余人在戒烟所戒烟。
26年(1937)
元月15日,红七十四师与红十五军团分别进入商县。22日,两大主力于县城会师。
“七·七”事变后,商县进步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成立“商县抗敌后援会”。
10月,商县中学简师班李绍先、刘高年、王新亚等8名爱国青年学生自愿报名应征,投笔从戎。
11月,商中简师班刘焕彩(丹东)、刘福伟、屈必达等学生再赴前线抗日,轰动商县山城。
11月,中共陕西省委派红军总政治部地方科科长王柏栋为商洛工委书记。他以国民党38军17师军官回家养病为名,在商县商洛镇显神庙一带,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冬,商县中学校长刘壮武公然宣布救亡运动是“非法行为”,并指示童子军团长袁成之带领童子军,手持棍棒,威胁学生,引起爱国师生强烈义愤,发生罢课学潮。刘壮武等人被当局撤换。
27年(1938)
3月,中共商县中学支部成立,刘焕彩(丹东)为支部负责人。
4月,商县汉奸组织“黑煞道”破坏抗日,在夜村一带准备暴动。中共商洛工委书记王柏栋组织商镇联保武装并联络说服驻龙驹寨骑兵第一师,迅速剿灭“黑煞道”,为商县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扫除了障碍。 6月8日,中共地下党员谢华、余谦在杨斜举行武装暴动,建立起70多人的商县第一支抗日武装。
是年,三青团商县分团成立。
28年(1939)
腰市合作社成立,为商县最早建立的合作机构。
商县银行行长杨永春等10人集股3000元(法币),在西街创办协和纺织厂。
29年(1940)
3月,中共党员王连成在巩家湾小学主持召开中共商县县委成立大会。王连成任县委书记。
6月,国民党商县县党部和党网中心小组成立。
8月,由于商县革命形势恶化,中共陕西省委巡视员王力决定把中共商县县委移至蓝田县鹿走镇,实行异地领导。
30年(1941)
1月,中共中央社会部派共产 党员吉午中到商县搞地下情报工作。吉在丹江中学任职,秘密支持商县革命师生的抗日救亡运动。
8月,商县中学爆发第三次学潮,学生包围了三青团团部,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镇压学生运动,将进步教师姜嵘、学生房锡岭、孔令儒、张智明等逮捕送西安劳动营。
同年,商县创办“抗建剧团”,隶属商县社会服务处,演出剧种为汉调二簧。
同年,商县妇女会成立。
同年,大荆绅商集资购置机器,创办民生纺织厂。
31年(1942)
元旦,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机关报——《四区民报》创刊。
9月下旬,中共商县县委书记王连成在蓝田吴村庙小学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分南北两路回商县开展武装斗争。10月,由于叛徒王克发出卖,中共商县县委书记王连成、组织部长巩德胜等人被商县政府逮捕,中共商县县委遭到破坏,被迫停止活动。
1 1月22日,日本飞机6架由潼关方向飞袭商县城上空,向城内投下炸弹五、六枚,炸死炸伤群众六、七人。
32年(1943)
6月26日,中共商县县委书记王连成、组织部长巩德胜,在商县西教场就义。
同年,商县防空情报所成立,配备所长、情报员及士兵15人,并在黑龙口等地设防空哨10个。
33年(1944)
春,中美合作训练班由西峡县迁至商县城内背街小学。
3月,商县临时参议会成立。当月各商号规定,凡抗日家属购买日用品,一律按九 五折计算,以示优待。
同月,国民党军队1架对日作战飞机被击伤,迫降于沙河子粱铺村前的丹江河滩。事后,飞机被分解送往西安。
6月,南秦川、杨斜、大荆等地蝗灾严重,禾苗尽遭吞食。
同年,兴建洪箭公路(洪门河—洛南箭竿岭)。
12月底,国民党商县县党部和三青团商县分团部,征集300名知识青年参军。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