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药材 第一节 资源分布 旬阳自古盛产中药材,载入光绪二十八年《洵阳县志》的主要药材有:何首乌、桔梗、白芨、升麻、前胡、苦参、麦门冬、杜仲、茯苓、益母草、石菖莆、五加皮、川芎、管仲、瓜娄仁、防己、天门冬、柴胡、大黄、当归、党参、黄芪、金钗、金银花、车前、苍术、防风、柴苏和赤白芍。可入药者有:梅、杏、银杏、桃、柿、柏、槐、桑、冬青、牡丹、芍药、栀子、石榴、枇杷、橘、香园、山药、百合、秦椒、倍子、菊、腊梅、月季、鸡、豹、麝、牛、鲭、蛇、鳖、斑鳖、土鳖、蜈蚣、百足、蝙蝠等。 1951年供销部门经营收购的地产中药材共91种。1957年后全县开始人工栽培药材,如广三七、云木香、白术、牡丹皮、白芍、生地、川芎、贝母、黄连、党参、天南星、麦冬、黄芪、牛膝、川乌、杜仲、天麻、枳壳、金银花等。1985年底家殖(养)药材品种累计67种,留存面积21425亩。中药材普查汇总标本及样品有496种,分属112科、284属。1971年版《陕西中草药》一书中所载药材中,97.5%的品种旬阳都有出产,珍稀品种有林麝、水獭、灵脂鸟、全蝎、豹、天麻、杜仲、金钗等。1964年至1985年,旬阳县药材公司经营收购地产中药有215个品种,其中根茎65种,子实53种,全草25种,花叶14种,树皮10种,藤木6种,菌藻5种,动物25种,矿物7种,其它2种。年收购量4万公斤以上的品种有自然铜、五味子、毛柏子、铁灵仙、玄参、北柴胡、金银花等7种,10000公斤以上的品种有荃皮、生地、通草、桃仁、天冬、山查、杜仲、连翘、天花粉、黄精、女贞子、何首乌、白芨、枳壳、白茵陈、大木瓜、天南星等17种。 北部秦岭海拔800米和南部巴山海拔850米以上地区,主要品种有金银花、五味子、天麻、通草、猪苓、党参、连翘、麝香、五灵脂及金钗、重楼、铁棒锤、手掌参、钮子七、云雾草等数百种,是本县的天然药库。北部秦岭海拔600—800米和南部巴山海拔600—850米低山地区,盛产杜仲、金银花、柴胡、毛柏子、丹参、铁灵仙、天花粉、地榆、兔丝子、女贞子、木瓜、荃皮、前胡、苦参、白芨、天冬、香附子、何首乌、山查等药材,年收购量均在1万公斤以上。由于本区药材量大面广,便于采集、加工、运输,故一直是本县商品药材产区。中部海拔600米以下浅丘河谷地区,适宜亚热带药用生物生长,盛产枳壳、夏枯草、桃仁、橘皮、半夏、木瓜、鱼腥草、菌陈、木贼、杏仁、乌梅、鳖甲、水獭肝、龟板、全蝎、射干、蜈蚣、白芍、丹皮、生地等。 第二节 地产骨干品种 一、大宗品种 自然铜 三官、观音乡,行销全国,每年视市场需求收购3万公斤左右。 五味子 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南北部秦巴山区,生于灌木杂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面积20余万亩,蕴藏量17.5万公斤,全县常年收购量5万公斤,主要销往安康、西安、四川、广州等地。 毛柏子 群众习称柏树子,粒大,饱满,蕴藏量为10万公斤,常年收购量为4万公斤,销往安康、西安等地。 柴胡 同属植物较多,药用柴胡达17种,本县产“北柴胡”、“南柴胡”、“空心柴胡”三种。系全县野生地道药材拳头品种之一,分布中低山和浅山丘陵海拔1000米以下的荒山、草坡及灌丛中,主产50余乡,分布面积20万亩,总藏量7.5万公斤,常年收购量4.5万公斤,收购金额占同期药材收购总值的15.75%,以调运安康、西安为主,同时销往广东、河北等省。 铁灵仙 系多年生攀援状木质藤本,以根茎及根入药。分布全县,主产羊山、铁桶寨等高山地区,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山谷沟岸,野生蕴藏量为10万公斤,常年收购量为3.5万公斤,主销安康、西安、上海、天津、河北、新疆等省市。 金银花 全县均有分布,主产双河、神河、赤岩、吕河、赵湾、小河、棕溪等区。主要是野生,年产量约5万公斤,历史最高1969年收购4.08万公斤。除自销外,主要运销安康、湖北、湖南、广东等地。旬阳县药材公司1978年在三河公社双龙二队用枝插条试栽金银花,获得成功。1982年陕西省药材公司定旬阳为省金银花生产基地县,1983年底全县留存面积14461亩,主要分布在小河、赤岩、双河3个区。小岭公社1979年栽1100亩,1985年已部分挂花,收购金银花约2000公斤。 二、珍贵品种 天麻 系本县地产名贵中药,个大,质坚实、色黄白、断面半透明、无空心,数量和质量均属全地区之首。天麻性喜凉爽湿润气候,生于中山地区腐植质肥厚的林下灌丛及草坡,野生于本县南北中山地区,主产三岔河、桐木、仁河口、公馆、竹简、圣驾、赤岩、沙阳、楼房、白庙、张河等乡。1975年县药材公司挖生种140余斤,用青松、栓皮栎、毛栗树、桦栗树作菌材,在洛河公社试栽1200窝,获得成功,此后相继在潘家、圣驾、竹筒、西岔、三河、桐木、仁河、赤岩、楼房、铜钱、沙阳等地大面积推广引种栽培,1985年全县栽培面积达400亩,年收购商品天麻1万多公斤,县内销售1000余公斤,其余运销安康、西安及辽宁、湖南、湖北、河北、广东等地。1977年陕西省药材公司定旬阳为天麻生产基地县。 杜仲 俗称丝绵树皮。过去多系野生,现多为栽培,皮厚、块大、丝多。主产神河、赤岩、小河、双河、棕溪、吕河、赵湾等区,年产量5万公斤,常年收购量1万多公斤,主销安康、西安、广东、湖北、湖南、上海、辽宁、沈阳等地。 麝香 鹿科动物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全国有林麝、马麝、原麝三种,旬阳仅分布林麝一种,生活在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阔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中。以嫩枝、树叶、地衣、杂草为食,性喜干燥,行动快,能在险峻的峭壁上行走,围猎时还能上树。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一类管理商品。旬阳为全省主产县之一,1964至1985年年平均收购7.68公斤,最高收购量(1979年)16.49公斤,最低年收购量(1971年)1.4公斤,上调安康地区药材公司及销本县医疗单位。 五灵脂 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主产双河、小河、蜀河、赵湾、城关等地。鼯鼠多栖于长有柏树的悬岩陡壁处,性喜干燥,垒巢于石隙或石洞中,白伏夜出,以柏树枝叶为食,也吃柏子、核桃、橡子等。年产量约4000多公斤,销往安康、西安。 豹骨猫科动物豹的干燥骨骼。生于山区,偶见丘陵、平川地带。有固定巢窝,多垒在岩洞或树丛中,时害人畜。县药材公司最高年收购(1965年)83公斤,架重最大5.6公斤(1959年)。豹为国家保护动物,现已禁猎。 全蝎 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本县主产三官乡的新生、红卫、吕头、高潮村,仙河乡的仙河口、友谊、东升、前坡村,何家乡的东风村。生活于石底或石缝的潮湿阴暗处,以昆虫、鼠妇、蜘蛛等为食,冬季蛰伏,惊蛰后活动。蜀河药材站最高1968年收购量249公斤。 牛黄 各种牛的干燥胆结石。旬阳以前所产均为天然牛黄,即在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有无结石,若有立刻取出用棉花外裹,置阴凉处阴干,年产量约0.2—0.3公斤。1984年,县畜牧兽医站在吕河试验人工栽植牛黄成功。1984年栽植23头,1985年取黄;1986年又栽植49头,1987年取黄。实取黄头数占栽植头数80%,埋植一年半左右时间,平均每头产黄6克,最高达8克,最低3克。 獭肝 系水獭的干燥肝脏。年最高收购量2.72公斤(1976年)。 龟板 龟科动物乌龟的腹板。乌龟分布汉江、旬河、吕河、蜀河等水域,常栖于江河或池中。龟板年最高收购量12.5公斤(1979年)。 鳖甲 鳖的干燥背甲。鳖以鱼、蛙、蚯蚓为食,一般单个重1—3公斤。鳖甲年最高收购量506公斤(1976年)。 蜈蚣 蜈蚣科动物,以干燥全体入药,分布蜀河、城关、吕河等区,年最高收购量209条(1966年)。 三、栽培品种 党参 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或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根。1968年县药材公司从平利八仙购买100公斤种参,在黄沙河药场繁殖,成苗率75%,栽培面积200余亩,1971年秋采挖,所产商品条细小、横纹少、甜味不太浓,年产量约500公斤,年最高收购量995公斤(1977年)。 玄参 玄参科玄参属植物浙玄参的根。1962年从白河县药场购回种芽,分别在赤岩、铜钱关、神河、楼房、小河等地发展栽培,共栽面积500亩,1964年至1986年县药材公司年收购量2万多公斤。 黄连 来源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的干燥根状茎。1968年县药材公司从镇坪县曾家乡购种子30公斤,在黄沙河药场育苗繁殖,翌年初出苗90%,后又在海拔800—1200米的黄沙河、兴隆、黑岭和竹筒的桂花等处移栽。由于本县冬春雨水稀少干燥,夏季高温炎热多雷阵雨,初秋霉雨连绵,对黄连生长发育不利,年产量极少,常年收购量仅10余公斤。 大黄 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及根茎。野生于羊山、铜钱关、七里、楼房等乡,海拔800米—1470米土壤温润、肥厚、阳光充足的地方,产量极小。1973年县药材公司从青海购回种子2.5公斤,在黄沙河药场繁殖30多亩,1975年初冬采挖,年产量200多公斤,能基本满足本县用药需要。 川芎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1964年县药材公司从四川购买1千公斤苓子,分别在黄沙河药场及竹简、圣驾、赤岩、小河等地栽培,面积10亩,年产量150多公斤,年最高收购量1222公斤(1976年)。 木香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本县1968年从镇坪购进种子150公斤,在黄沙河药场育苗栽培,1970年分株移栽至潘家、圣驾、竹筒等地,共80多亩,年产量500多公斤,年最高收购量1156.9公斤(1979年)。 白术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1969年从浙江购进种子2000公斤,分别在庙岭的龚家庄和菜湾的高星栽植面积20亩,1972年又在小河、桐木、仁河等地进行种子繁殖,移栽面积25亩,年产量约1000公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