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位于关中平原北部,东界临潼,南接高陵,西邻泾阳,北靠耀县;东北连富平,西北接淳化。三原之名始于苻秦三原护军。境内原隰相望,沃野千顷,水利得天独厚,盛产粮棉蔬果,《汉书》即有“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的美誉。迨至明清,县城已发育成东连晋、豫,北通延、榆,西达甘、凉的货贸集散地,时为渭北商业中心,关中文化名城,有“小长安”之称。民国时期,境内经济、文化发达,革命思潮活跃;靖国军三原树帜,武字区星火燎原,终成渭北民主革命发祥地。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全县各项事业均有长足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涌现出一批闻名的实业公司和优秀的农民企业家。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发展多种经营,农业商品化比重日益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十、国民收入以百分之七点八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成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深入城乡;“五好家庭”活动在省内率先开展。“文明单位”建设活动的深入,使干部职工、城乡居民自觉树立起净化社会环境,杜绝丑恶现象的思想意识。教育奠基,科技兴县已成共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驻县中国人民解放军,拥政爱民,表现出现代军人风范。1990年,本县被省政府授予“军民共建文明县城”称号;随后被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一)
本县辖域,秦属北地郡,汉属左冯翊,为汉池阳东北隅。前秦苻健皇始二年(352)设三原护军;北魏罢护军,置三原县,属北地郡。孝明帝诏改三原县为建忠郡;北周武帝废郡,仍为三原县。唐武德四年(621),改县为池阳县;武德六年(623),析县为二、南北分治;华池县居北,治所在新永安镇;三原县在南,治所在任城,皆隶北泉州(今云阳)。唐贞观元年(627)撤泉州,并华池县为三原县,隶北雍州。唐会昌年间,奉诏与富平、高陵调整区域,县境整体南移十数里,基本固定至今。五代至宋末,县名沿称三原,先属大安(西安),后属耀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县治迁至龙桥镇,即今之县城。七百多年再无变更。
民国时期,先实行省、道、县三级建置;后废道,在省、县间设行政督察区,本县属咸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第十区)。
1949年5月14日本县解放,县人民政府迁入城内;同年,县城设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专员公署,辖三原、泾阳、高陵、铜川、富平、耀县、淳化七县。1950年5月三原分区并入咸阳专员公署,县属之;1953年改属渭南专员公署。1956年10月改为省直辖县。1961年10月,复属咸阳专署;1984年起,列为咸阳市辖县。至1994年底,全县有4镇,即城关镇、鲁桥镇、西阳镇、大程镇;13个乡,即高渠乡、安乐乡、渠岸乡、独李乡、陂西乡、徐木乡、新庄乡、张坳乡、新兴乡、嵯峨乡、洪水乡、陵前乡、马额乡。乡、镇分辖11个居民委员会,421个村民委员会。
(二)
本县总面积576.9平方公里,占咸阳市辖区百分之五点六五;1994年实有耕地52.11万亩(其中水地36.99万亩),人口37.6万,人均占有耕地1.39亩,河流有清峪河、浊峪河和赵氏河三条水系。全县按自然地貌,分为西北山地、北部台原、南部平原三个区域。
西北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百分之十二点二六,由嵯峨山及山麓下的西原(又称七里原)构成,原、坡、沟比例为2∶3∶5,海拔509~1409公尺。嵯峨山由石灰岩、砾岩、红砂岩混合组成,风化表土浅薄,除绿化植林外,石灰岩和红砂岩均有开发价值。西原土质瘠贫,水源奇缺,历来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近年来,区内设水泥厂、石料场,引种杂果,均取得一定经济效益。
北部台原区约占全县面积百分之三十七点四,由中原(义称新兴原)和东原(又称陵前原)组成,原、坡、沟比例为6∶2∶2,高度在海拔500~700公尺间起伏。原区表土为风积层黄土,易流失,多沟壑,水源也缺乏,历史上仅为广种薄收的产粮区。建国后,修建了玉皇阁、前嘴子、冯村、弓王、小道口水库,两原水利渐成网络,水土保持初见成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原区坚持多种经营,改单一的粮食生产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相结合,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农业与工商企业相结合的新格局。国家老区优惠政策的扶持,使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加之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粮、烟、果等产量大幅度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以白鹿公司为骨干的乡镇企业应运而生,经济效益日趋显著。原区人民已踏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南部平原290.37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点三,属泾渭冲积平原,俗称灌区;地势由西北海拔470米到东南380米缓降,微地貌变化小,平坦开阔,土质良好,历代是引泾工程的受益地区;《汉书》有“收皆亩一钟,无凶年”的记述。建国后,南部平原以发挥泾惠渠灌溉效益为重点,基本实现渠井双灌、旱涝保收。四十多年来,粮棉稳产高产;百斤皮棉村,千斤产粮乡日趋增多,吨粮田建设初见成效;县办和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在本区之内,凭借四通八达的公路干、支线和铁路运输优势,与省内外联网贸易,生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南部平原地区是全县发展经济的主要基地,是蜚声三秦的“白菜心”。
(三)
本县历称关西壮县。民国时期,境内即开通铁路、公路营运,外联贸易更趋活跃。建国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处于全省先进县地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排除“左”的干扰,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全县以农业为基础,稳步发展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电子等工业,大力开发工业原料的经济建设方针,各项事业均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
历史上境内以生产优质小麦著称。清·贺瑞艨《三原新县志》(下简称贺志)即有“雁陂、丰原小麦,称之独重,盖其土性然也”的记述。民国时期,棉花种植相当普遍,沿海城市在三原火车站设“打包厂”,广为收购。建国后,农业实行集体化,便于机耕深翻,良种选育,套种间作,水利田园化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推广;原区水利不断完善,缩小了与灌区的差距。县内全部改两年三熟为一年两熟,生产潜力得到挖掘,粮食单产成倍增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种植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粮食及棉花、烟草、苹果等经济作物产量质量不断提高。以笼养鸡、奶山羊为主的养殖业效益显著;以建筑、运输、服务等为主的多种经营,促进了农业商品化的转换。1988年开始的“丰产方”、“吨粮田”建设成效突出。当年全县小麦总产18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1994年,人均粮食占有量372公斤,农业商品率百分之七十点二;农村人均年纯收入886.15元。现在,农村已由温饱型奔向小康。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