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村落
上古时期,本县原区即有部落群体出现。从现在发现的遗址来看,群体多靠近河流,位于河谷半坡之上;规模约有两万平方米左右,属较大的氏族群体。南部平原区,经考古工作者多次勘察,汉以前的文物、群体尚未见有遗存。郑国渠时代的居民村落情况已无从考稽。
唐宋以来,本县在多次移民过程中,居民借战争的间歇机会,多以氏族,亲缘为核心,休养生息,形成自然村落。明志中所记“前志”村名,冠以姓氏为村名者,占80%左右。
明清时代,本县村落发展较快,其特点一是比较集中,稍大村落都有城堡,小者也筑城墙,以利自卫,散居的独庄不多见;二是村落多以姓氏和移民来源处以及地形方位为名。例如旧志所载东段村、西段村、洛家堡、杨家庄、侯家堡、范家堡、渠东李、屯王南、涝池康,夹堰张、吴家道、小村李、大梁堡等清代村落名称,都以姓氏为名,且有地形方位等特色夹杂其中,这些村落都有城墙。又例如山西庄、夹河南等少量村落,还反映明代移民的遗痕。回民起义,历时七年,本县除东里堡、蔡王堡二村之外,其余村落多毁于战火,以后山东、湖北大量移民到本县,境内村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村名虽大部保留下来,但异姓杂居,分散独庄,以及简陋窑洞群极为普遍,全县村落数量增加而规模缩小。
本县古代村落数目,唐以前无考。唐开成五年(840),全县共计12乡134村;明正统七年(1442)共31里73村;清顺治十四年(1657)共30里,分上、中、下名次,其所管村舍非旧时定制,数目不详。回民起义后,光绪年间官府散发耕牛、籽种、逐村核访,全县共530余村,多非旧名,大村更少。
现代村落
民国时期,本县除原有村落以外,还有河南、湖北等处移民不断迁来,分散独庄又有所增加,原有村落户数逐渐增多,散居庄户也不断扩展,使全县村落数目大为增加,1949年全县有自然村898个。
建国后,将898个自然村划为规模相近的268个行政村。1956年,划出10个村分别归高陵、泾阳、耀县、富平县,划入23个村和一个镇(鲁桥)归属本县,自此,全县自然村增至911个。
70年代,结合整地、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按综合治理的要求,搬迁了一部分零庄散户,少数地方还建立了新村。至1984年,全县有自然村750个,划为389个行政村。
1986年,进行地名普查,编写《三原县地名志》,对全县4镇13乡的11个居民委员会(下简称居委会)及其所辖街巷,421个村民委员会(下简称村委会)及其所辖自然村,有详明记载。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