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西有孟候原(天齐原),中有丰原(清丰原),东有白鹿原(万寿原)。南北以北部原坡为界;西部有北南向清峪河东西相隔,自然分割成三个差异明显的地貌区,即南部平原、北部台原和西北山原。
第一节 南部平原
该区是渭河冲积平原(亦称关中平原)的一部分,系渭河二级阶地,由地堑式构造盆地经渭河冲积而成。面积290.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33%。盆地内堆积了厚数十米至数百米粗细不等的质地层次,叠置成松散状岩系。海拔标高362~500米。土壤母质主要是次生黄土。区内地势较平坦,水利条件好,灌溉方便,是粮棉菜果适宜区。清峪河自西至东,把平原切割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清惠渠灌区(习惯称小灌区),含大程、西阳、新庄、鲁桥4个乡镇及新庄、惜字两个农场,共198个自然村,3个自然集镇;南部为泾惠渠灌区(习惯称大灌区),含城关、高渠、安乐、陂西、独李、渠岸等6个乡镇及雁北农场,共254个自然村,4个自然集镇。清峪河河谷切割深30米左右,宽200米左右,断面形状呈“U”形,两岸沟坡凌峻,滑坡、堕落微地貌普遍。
三原县地貌图
第二节 北部台原
该区位于县境北部,传统称渭河三级阶地。属于本县境域台原面积215.8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7.41%。原面由北向南倾斜,原边有锯齿形沟壑,沟谷多呈“V”形,原面阶地、坡地、沟谷之比为6:2:2;海拔标高,新兴—马额一线陡坎以南500~700米,陡坎以北700~900米。台原黄土层深数十至数百米,下伏第四纪更新世不同岩相带;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侵蚀模数为2544吨/平方公里,是原下清惠渠灌区灌淤土、淤丛林墡土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母质多为原生黄土,适宜发展粮食、油料生产。按地貌状态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黄土原:主要分布台原面上,地面坡降平缓,由北向南递降,整个原面基本上是单向坡倾斜,唯在南缘附近的焦家村、双槐树、滚村坡和北部瓦紫寨南面,出现有微地貌的反向坡。反向坡使纵向流水距离缩短,减弱了纵向切蚀程度。原面纵向切沟及浅沟不很发达,仅在新兴乡的马莲滩等处有少量分布,切沟或浅沟多与村庄道路相连接,常受人为影响变迁。1970~1980年,原区大搞农田基建工程,此类沟多已停止改良,原面横向坡降小于纵向坡,平均为1°~22°。黄土坡:主要分布沟谷上部两侧,是台原面与侵蚀间的过渡带,坡降一般为5°~177°。黄土坡下部与陡峻的沟坡相连,地貌形态变化既受原面地表径流的影响,又受下部沟坡稳定程度的制约。在分支沟谷相向伸向原面的梁状坡面下端,常出现黄土峁,峁顶高程不一,一般由原面向沟坡依次倾斜,且低于原面,表现了原面向梁峁发展,黄土坡首当其冲的现象。此状在浊峪河下游的樊王沟附近表现比较明显。这些地段大多已被改造成梯田,适宜林、粮、果生长。
黄土侵蚀沟坡:主要分布沟谷两则中下部,除少部分坡地、林地、草地外,多为坡度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的难利用地。沟谷断面下游呈“U”形,多有曲流阶地;沟底比降一般为15‰,有常流水,但下切不明显。两侧沟坡为25°~355°角,坡面发育着无数悬沟和切沟。曲流陡崖常有因崩塌而形成的陡崖地貌,沟谷断面上游呈“V”形,是沟谷再次被切割的承袭沟,侵蚀活跃,伸向原面的分支沟呈“V”形,沟头多与村庄道路相连,无常流水。但每遇暴雨,冲刷侵蚀十分严重。“V”形沟一般长一公里左右,唯浊峪河下游的樊王沟较长,达1公里多。这种沟的存在和发育,使原面遭受侵蚀,面积逐渐缩小。
浊峪河自北而南,穿越台原腹地,将台原切割成东西两部分。西部为丰原,含新兴、张家坳两个乡及嵯峨乡的一部分,共67个自然村,一个自然集镇。嵯峨乡杨杜村有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东部为白鹿原(又叫万寿原),含徐木、陵前、马额3个乡,两个自然集镇,160个自然村。马额乡南韩村有西周中期人类活动遗址。
白鹿原上有唐太祖李虎陵(陵前乡肖家村)、唐高祖献陵(徐木乡永和村)、唐武宗端陵(徐木乡桃沟村)和唐敬宗庄陵(陵前乡柴窑村)。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