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本始三年(前71)五月,大旱,损麦。
东汉永元元年(89)大旱,麦枯,牛死日甚。
东汉兴平元年(194)四至七月大旱,民饥。
晋元康元年(291)七月,大旱,民饥,斗米万钱。
东晋太和四年(369),大旱,米贵民饥。
北魏太安五年(459),大旱,年谷不收。
唐武德四年(621),春至七月不雨,禾稼枯死。
唐永淳元年(682),大旱,日色如赭。
唐神龙二年(706),前冬至五月不雨,麦无收。
唐宝应元年(762),旱蝗疾疫,饿病死者,甚多。
唐贞元六年(790),春旱,麦无收;夏大旱,禾枯,井水竭。
唐太和元年(827),夏旱,损田稼。
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八年(943),旱蝗相继,百姓流移,饥者盈路。
宋景德四年(1007)五月,干旱,禾枯,民饥。
宋熙宁七年(1074)春至夏干旱无雨,庄稼无收。
金皇统二年(1142),大旱,河水竭,民饥离散,十室九空。
金崇庆二年(1213),大旱,斗米八千钱。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五月大旱,禾稼枯死。
元天历元年至二年(1328~1329)大旱,禾稼无收,民大饥,死者众。
明洪武二至四年(1369~1371),年年有旱,庄稼歉收。
明洪武十七年(1384),大旱,伤稼。
明宣德三年(1428)正月至六月不雨。
明正统二年(1437),干旱,二麦不收,民缺食。四年(1439),春旱至夏,民饥。六至七年(1441~1442)秋、冬、春连旱,禾枯,民饥。九年(1444),冬旱无雨雪,禾枯,民流移、死之者日甚。十三年(1448),夏秋连旱。
明天顺四至五年(1460~1461),冬至春无雨雪,麦苗枯死。
明成化八至九年(1472~1473),冬春连旱,麦苗枯萎。
明成化十九至二十一年(1483~1485),干旱,井邑空绝,尸骸成堆。
明弘治六年(1493)九月,干旱,秋无收,免税。
明嘉靖十年(1531)夏,大旱,民饥,道有尸骨。
明万历十年(1582),三至七月不雨,民饥,死者众。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大旱数月,民不聊生,草木食尽,道饥相望。
明崇祯十三年(1640),大旱,民饥,路有尸骸。
清康熙三十一至三十二年(1692~1693),连续大旱,六料不登,民饥逃散。
清康熙六十年(1721),春旱,伤稼。
清雍正十年(1732),秋旱,田稼歉收。
清乾隆二年(1737),秋旱四十余日,禾枯歉收。
清乾隆十二年(1747)仅六月雨三寸,田稼无收,民多离散。十三年(1748),秋旱伤稼,歉收大半。十五年(1750),夏旱,糜谷收成五成或不及。十七年(1752),秋旱成灾。二十七至二十八年(1762~1763),春秋雨季,干旱。五十七年(1792),夏季大旱成灾。
清嘉庆七年(1802),春夏连旱,麦歉收。十四年(1809),夏旱,伤稼。十五年(1810),秋旱,禾枯。十八年(1813),夏秋连旱。
清道光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846~1847),大旱,二麦不收,饿死者众。
清光绪二至三年(1876~1877),冬、春、夏不雨,麦贵,民饥。十八年至十九年(1892~1893),冬春连旱,夏田无收。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900~1901),春夏连旱,至秋无透雨,民饥,食草根、树皮。三十三年(1907),被旱成灾。
民国6年(1917),春旱,夏粮减产。
民国17至19年,(1928~1930),连续三年干旱,无透雨,庄稼五料无收。树皮草根食尽,饥民或卖儿卖女,或逃奔他乡,饿死者不计其数,境内人口大减。
民国20年(1931)夏,久旱无雨,禾稼受损。
民国31至32年(1942~1943),秋、冬、春连续干旱,气候寒冷,麦苗受冻呈萎象,减产5~7成的有文峰、陂西、大程;减产7~8成的有长孙(今楼底东里一带)、西阳、陵前、马额、柏社、嵯峨。
建国后1955年1月1日~6月29日,冬、春、夏连续大旱180天,降水偏少69%(从1955年起,旱期内降水比常年偏少60%以上者,定为大旱),夏田减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