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2日,县西北降暴雨约两个小时,洪水漫流,嵯峨、洪水、新兴等9个公社的43个大队、188个生产队、5544户受害。倒塌房屋496间、窑洞485孔,死大家畜12头,猪羊129头。水毁渠道3公里及渠上树木万余株。损失口粮5万多公斤,淹没棉秋田3万多亩。是日,耀县独家发来洪水,淹新兴公社柏社、向阳、牛安大队饲养室3座;31户民宅进水,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15万多元。
1979年8月4日,县北部降暴雨,浊河水涨(小道口洪峰达677立方米/秒),毁南王、小道口水库溢洪道,冲毁西阳、大程农田数千亩,围困78个生产队,交通中断数日,经济损失数10多万元。
1981年8月15日~9月7日,小到大雨20多天,降水总量349.3毫米。水毁房窑9758间(孔),塌死7人,伤37人;塌死大家畜2头,猪羊630头(只)。179所学校被迫停课,原坡公路多处滑塌,月余不能通车,灌区临界水面积8万多亩,棉花减产4~5成,秋粮减产2~3成。灾后,县人民政府发放救济粮33.85万公斤,救济款3.8万元。1982年春,全县仍有42个生产队9100人缺粮150万公斤,原区个别生队有人外出讨饭。
1982年8月21日,暴雨,降水量57.8毫米;12日,暴风雨,风速14米/秒。受灾农田3万多亩,粮食减收170多万公斤,棉花减收3万多公斤,烤烟减收8万多公斤。塌损房屋236间,窑408孔。陵前、鲁桥、西阳公社的91个生产队损失严重。县人民政府给灾区发放救济粮715万公斤,衣服560件,棉被420条,棉布7000米,修补房屋款7.62万元,医疗救济金8380元。
1983年6月,连阴雨,小麦生芽霉坏850多万公斤。9月大雨数日,17.7万亩秋田被淹,100多眼机井、13座桥涵、23个抽水站、8个乡办砖厂被冲毁;玉皇阁、小道口、冯村水库拦水坝遭受不同程度损坏;倒塌房屋2589间,窑230孔,死6人,伤8人;死大家畜6头,猪羊286头(只)。灾后,县人民政府发放救济款9.8万元,木材520立方,帮助411户灾民重建房舍,同时拨款20万元,帮助灾情严重的社队恢复生产。
1983年,秋涝成灾,农田明水面积3万多亩,界水面积10万多亩,棉粮减产1~2成;倒塌房窑5000多间(孔),围墙2.35万米,冲毁道路6公里,毁水利工程200余处;50多家商店和部分工厂因水患停业停产。
1984年5月10日晚,疾风暴雨半小时,降水56.3毫米,10多万亩小麦倒伏,部分民宅进水,倒塌房屋96间,围墙3561米;刮倒电线杆29根,树数千棵。鲁桥、新庄、高渠、安乐等乡灾情严重。
1984年9月,连阴雨20多天,降水总量219毫米。平地积水,河水上涨,冯村、李家桥水库溢。农作物受灾面积15.35万亩,倒塌房屋520间,窑739孔,死5人,伤4人;大家畜死7头,猪羊死16头(只)。灾后,县人民政府给予救济。
1987年6月11日~14日,连阴雨不止,已收割的小麦发霉生芽,全县减产120多万公斤。
1988年7月23~24日,嵯峨、洪水、新兴、张家坳、陵前、马额、徐木等地两次降暴雨,历时2小时36分钟,总降水量达215.5毫米。山洪暴发,浊河水涨,淹鲁桥、西阳、新庄、大程部分农田。新庄乡大李、南尧两村受淹田块淤泥积淀厚10~20厘米,无法播种。此次暴雨,成灾9万亩。减产粮食2000万公斤;房窑损坏1800多间(孔)。受灾严重和特别严重者15061户、73107人。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政协的主要领导人立即赶往灾区察看,慰问受灾群众。同时组织机关干部和当地驻军投入抗洪救灾,对648户、2592人及时作了转移安置,县人民政府发放救济款21.93万元,棉被300条。并与10个乡镇政府签订了119户灾民安置合同,限1989年6月底以前全部建成新居。对灾情特重的大李、南尧两村免征夏粮2万多公斤,供应平价化肥30标准吨。全县机关干部、工人及市民捐赠人民币2455元,衣物13993件。咸阳市人民政府机关干部捐赠人民币10579元,衣物10535件,电灯炮2600只。
1990年7月30日,暴雨,降水量73.5毫米,民舍有损。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