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二年(前208)七至九月,淋雨成灾。
汉建始二年(前31)夏,淋雨三十余日,谷水出,坏民舍。
晋元康八年(298)九月,大雨成灾,民饥,斗米万钱。
北魏和平元年(460)八月,久雨成患。
北周建德三年(574)七月,淋雨三旬。
唐会昌三年(843)九月,雨涝成灾,官府免税。
宋建隆三年(962),久雨不止,山洪暴发。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七月,大雨害稼。
元泰定二年(1325)夏,暴雨,山洪发。
明正统元年(1436),骤雨,洪水,害稼。
明天顺四年(1460),秋雨连绵,田稼无收,民饥。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夏,大雨如注五六日,山洪发,淹没农田,漂七十余村,白渠以北鲜有存者。
清顺治五年(1648),降水月余,伤稼损舍。
清康熙元年(1662)夏,降水两个月,河水涨,诸谷皆溢,平地水涌,行旅尽绝。十九年(1680),秋雨四十日,伤稼损舍。三十年(1691),大雨,河水涨,龙桥几倾。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秋雨成灾。
清道光七年(1827)夏,暴雨水发,冲塌庐舍,伤及人畜。十八年(1838)夏,大雨十日,麦豆红腐。秋又久雨,谷生芽。二十九年(1849)七月二十九日夜暴雨,浊河水涨,淹楼底、东寨五堡,伤男女近百人,畜数十。
清同治七年(1868),大雨水发。
清光绪十二年(1886),大雨成灾。三十三年(1907),大雨害稼。
清宣统二年(1910)七八月间,阴雨连续,地起明水,伤稼毁舍。
民国20年(1931)九月二十日。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军(今东里、楼底村一带)、肃(今西阳一带)、同(今大程一带)等区禾苗尽被冲没。
民国21(1932)五月二日夜,大雨如注,山洪暴发,浊河水涨,出谷后淹没大片庄稼。
民国22年(1933)七月二十一日夜,心、军、同等区降大暴雨,山洪呼啸,河水漫过龙桥,樊家河水文站洪峰达1160立方米/秒,浊河峪口洪峰量达1188立方米/秒,淹死男女百余口;楼底、半个城等十余村,禾稼无存。
民国35年(1946)夏,浊河涨水,出峪流量389立方米/秒,淹楼底、新庄一带农田。秋又久雨,棉秋田受灾减产。
1949年7月11日~8月15日,阴雨连绵34天,全县房窑倒塌无数,死15人,伤32人;牲畜死56头,伤19头,5万多亩棉秋田被水淹减产,文峰(今安乐乡)、陂西一带尤重。是时,本县初解放,县人民政府已经建立。灾后,县长孙一君带领干部深入重灾区指挥救灾。县人民政府克服财力困难,给重灾区拨发救济粮3.27万公斤,资助重灾户修复或重建住房80间。县人民银行贷给灾民小麦72.78万公斤,棉花2.02万公斤,人民币(旧币)1098万元。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倡导下,民间捐助粮食11万公斤,棉花470公斤。同时动员群众开挖排水渠17条,总长20公里。
1950年夏,大程被水淹麦田1500亩,减产60%。
1954年,秋涝成灾,秋粮约减产700万公斤,棉花约减产180万公斤。
1955年9月7日~22日,连阴雨16天,降水量122.8毫米,泾惠灌区较低洼的耕地起明水,棉秋苗被淹。
1956年6月,全月阴雨相间,降水量234.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倍,致成熟小麦无法收获,已收获的无法碾打,生芽霉坏,损失严重。
1957年7月16日,暴雨,降水量83.1毫米,民舍有损。
1960年4月26日和7月5日,出现暴雨两次,日降水量分别为64.4毫米、75.6毫米。民舍有损。
1962年9月2日~10月10日,连阴雨,秋棉田被水淹。
1964年8月28日~9月15日,阴雨连绵,降水量138.1毫米,灌区地下水位上升至地表,19.75万亩棉秋田受灾,成灾12.07万亩,受损及倒塌房屋5860间。灾及637个生产队,88810人。
1966年7月22日,大暴雨,降水量87.7毫米,山洪发,大片棉秋苗被淹。
1967年9月9日,暴雨,降水量66.9毫米,民舍有损。
1971年8月21日,暴雨,降水量78.1毫米。
1975年7月29日,暴雨,山洪暴发,淹死2人,伤亡大家畜及猪羊37头;2.66万亩棉田被淹,其中无收7457亩。损屋184间,倒墙570米,冲走粮食5000公斤;浸水粮食8万公斤,王家沟、柏社、东沟等处土坝被冲毁,灾后,县革委会拨款2万多元,木材96立方,救济西阳、马额、陵前、新央、洪水、大程、张坳、嵯峨、鲁桥、徐木等10个公社的重灾户。
1975年9月19日,暴雨。洪水、新兴、马额被水淹成灾。冲淹棉秋田近5万亩。暴雨之后,阴雨连绵至10月6日,降水量169.6毫米,清河水涨,临履古桥,没于水中,交通中断数日。平原灌区19万亩棉秋田渍水;民房有损,部分小学因水患而停课。灾情发生后,县革命委员会拨款5万元、布票3万尺、木材100多立方,救济受灾严重的2252户、7175人。
1976年8月15日,全县普降暴雨,毁大小水利工程111处、水利设施142件;倒塌房窑6300间(孔),死6人,伤18人;死牲畜8头,猪羊634头(只),21万亩棉秋田被水淹。灾后,县革命委员会救济重灾户。
1978年7月20日夜,洪水一带突降暴雨,山洪骤发,位于清峪河支沟沟口的岳村山塘决口,将尚未搬迁的12户社员淹没,死24人(男9人,女15人);大家畜死伤20头;32孔窑洞和18间房屋全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