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地处关中,商业繁荣。明、清时,龙桥镇有“小长安”之说。泾惠渠开通后,成为产棉重点县,为渭北原棉采买批发的重要市场。甘肃岷县一带的药材,落脚于县城后,再转运东南各省、市;东南的布匹货物内运经此地输送西北。民国32年(1943)后,各产棉县棉田连年递减,药材市场因陇海铁路开通而西移宝鸡,遂使市面出现萧条景况。
建国后,私营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国营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门类齐全,资金雄厚的经济实体,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重要部门。
1958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物资匮乏。本县许多商品凭票供应,一度出现“官商”作风和商品“走后门”现象。“文化大革命”中,商业管理制度遭到废弃,服务质量下降,商业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营商业积极稳妥地进行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搞活经营方式,增加花色品种,经济效益不断增长。至1990年,国营合作商业年零售总额已超亿元。与此同时,大力支持个体商业经营。1990年注册登记的个体商业户已有2500多个,从业者4000余人。这些个体商业户的出现,不仅恢复了一批地方名特商品,而且拓宽了流通渠道,促进了全县商业向市场经济机制的转化。据1990年统计,个体商业年零售总额已近2000万元。现在,一个多元化的商业经营形式,购销两旺的市场经济商业体系,已在本县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