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教育事业,源远流长。元大德十年(1306)建县学;十余年后,邑人李之敬创建学古书院。
明代学院兴起,王恕父子创办宏道书院,马理创办嵯峨书院,皆亲自讲学。清代著名理学家贺复斋又于鲁桥镇北清凉山创建正谊书院。清康熙年间有“学风之盛莫过三原”之誉,故陕西(甘)督学署曾迁驻本县。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后,废除科举,开办近代学堂。宏道书院改为宏道高等学堂,成为传播资产阶级新学的渭北最高学府。于右任、李仪祉、张季鸾、吴宓、张奚若、范紫东等近代名人都就读于此。
民国时期,学堂改称学校,废除四书五经,开设公民、国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体育、音乐、美术也列为正式教学内容。学校教育开始以小学、中学为主要形式。民国7年,陕西靖国军司令部驻扎本县,对教育颇为重视。总司令于右任创办民治小学,之后相继创办了渭北中学和陕西省第三师范学校。从此,本县私人办学蔚然成风。教育体制与教学内容的变革,提高了学生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的思想。“五四”运动爆发后,本县学生运动迭起,举凡全国性的政治运动,本县学生无不积极响应,为争取民主自由的学潮此起彼伏,声势之大,冠于渭北。
1949年5月14日,本县解放,县人民政府将原有学校逐渐予以接管、整顿,对教职员进行思想改造,开展师资培训;废除训育制度,取消公民课;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面向工农兵,工农子女入学显著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余教育形成热潮,卓有成效。
1957年,部分教师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同时受“浮夸风”影响,教育盲目“大跃进”,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1961年后,调整学校布局,缩短战线,提高质量,教育事业又稳步发展。至1965年,全县中学发展到11所,学生4206名;小学333所,学生39473名。与此同时,业余教育也趋于正常化,职业教育开始以农业中学为主体,逐步巩固提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师被批斗,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摧残,教育质量急剧下降,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采取多种途径培训师资,开展教学研究。同时,改革教育体制,调整初中布点,确定了各乡镇的中心小学,完善了普通教育的骨干体系;动员各界力量,集资办学;基础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一定成就。19>3年,开办了两所农村职业中学,1985年普及了初等教育。1986年,全县共有高中6所,初中24所,在校学生21861人;小学197所,在校学生37970人,全县入学人数达59831人,比1949年增长近5倍。
1990年,全县有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3所,初中26所,完全小学166所,教学点57个,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1所。全县共有中、小学生53574人,教职员工3676名,其中公办教师2406人,民办教师1207人。工农文化技术业余教育也不断完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