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重氏族,尊祖敬宗,以志派别。自古到魏晋以至唐代皆视氏族为重。本县历代可考姓氏有白、井、法、鲁、王、张等望族姓氏。
白氏 据《唐表》载:“姬姓,周太王孙虞仲封虞,后灭于晋,其公族井伯、姬伯于秦,受邑百里,号百里奚,子视,字孟明,生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其后以为氏,(白)起其裔地,始皇封其子仲于太原,故太原有白氏,为唐望族。”然《氏族略》则云:“以邑为氏,芊姓楚白腾公之后,诸白皆望出南阳。又或以西乞术、白乙丙,皆蹇叔子”。然严尤《三将论》称:“(白)起,小头面锐,瞳子黑白分,视瞻不转,今里中(即今常兴镇白家村)白氏尤然,亦其苗裔也。”
井氏 疑亦出姬姓,《穆天子传》有大夫井利,《左传》虞有大夫井伯,汉有司徒掾井宗及井丹,皆望出扶风(即今眉县汤峪乡井沟村)或曰望出南阳。
法氏 据《法雄传》,齐王法章之后,秦灭齐,子孙不敢称田氏,故以法为氏。自(汉)宣帝时徙三辅,世为二千石。雄子奕、奕子谌、谌子正,建安末入蜀,父子并任刘氏。正子邈。清光绪二十年立于县内凌云庵(今营头乡高庙村)的《增修凌云观募缘碑》中的碑额“皇清”二字即邑人法行所撰。今眉县金渠乡八练村东之大法仪嘴原上,民国时代仍有法仪堡城,法仪、法行皆法氏在眉的近代后裔。
鲁氏 以国为氏,出自姬姓。汉献帝时,太仆鲁馗为郭汜所害,子芝襁褓流离移居雍,遂为眉人(今马家镇车圈村)。魏晋南北朝期间鲁氏任官者多人,有宗之、轨、爽、秀、瑜、弘、悉达、广达、世真、世雄皆此时人也。今马家镇车圈村和齐镇官村庵之鲁姓,即鲁爽及鲁广达之后裔。
王氏 唐贞观年间曾任侍中(掌宰相职务)的王珪,原籍太原祁县,其祖王僧辩曾任南朝萧梁尚书令,父王做过北齐乐陵郡太守,隋末移居陕西眉县王家台。王珪幼年即为眉人,其子孙崇基、敬直、焘、旭、遂及唐末王谱、元代王宏毅,皆其后裔,今马家镇车圈村王家台定居的40户300余人,就是唐医学家王焘的41至44代后裔。隶于同镇的祁家村、祁家河和第五村乡双明村、岐山县益店等处,都是王氏族裔的支派。
张氏 北宋张载,祖籍河南,生于长安,幼年随父于涪州(今四川涪陵),父逝于任上,返籍途中遂家居于眉县横渠镇南之大振谷口。载和戬为居眉始祖,二世因,三世炎,四世,五世晋(迁陕北鄜州,后徙河北滦州),六世昌,七世德,八世谷勉,九世士荣,十世玉,十一世景,十二世松梅,十三世复礼,十四世文运,十五世承绩(明天启中,授五经博士,复自河北滦州返眉),十六世元祥,十七世继祖,十八世宪宗,十九世积,二十世明文,二十一世又振,二十二世景隆,二十三世世传,二十四世启来,二十五世几士,二十六世丕统,二十七世加斌,二十八世世敏,二十九世西强,三十世军芳。张氏居眉一支自宋以来,相沿三十一代,今槐芽镇西柿林村的后裔共有48户480余人。
据有关《家谱》和《碑记》记载,今居眉境有源可寻的姓氏尚有孔、马、邱、周、赵、萧、孙、冯、黄、刘、王、岳、张等姓。今居横渠乡孔家原的孔姓,是至圣孔子的后裔,属于誊阳户分支,其居眉始祖为孔子第70代孙孔广时,于明末清初因游学陕西凤翔府,遂从河南誊阳徙眉定居。自70代至77代,本县孔族繁衍到105人,今至80代计50余户,200余人。
今居马家镇车圈村的马姓,伯益之后,嬴姓。战国时,赵被秦灭,赵奢之孙赵兴,被迫迁于咸阳,为关中著姓,不知何时徙眉。东汉中平末(189),征西将军马腾屯眉。南北朝时,南朝梁陈间大将马仙碑和道学家马枢,就是马姓在眉之后裔。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