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东毗岐山,南邻宝鸡,西连千阳,北接麟游。横水河环于东,千河流于西,雍水贯其中,皆南汇入渭水。千山绵亘于北,灵山雄峙于西,山前洪积扇区溪流纵横,水泉棋布,宜于农耕;周原横陈于南,田畴排比。全县土地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4.8万亩。全县共90195户,4570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572人,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满、蒙、藏、瑶等少数民族。县辖17个乡、4个镇。县城在辖境中心,东距西安159公里,西南距宝鸡市47公里,正西达甘、陇,北走泾原,古为“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今为关中西部公路交通枢纽。民国时期,县城破旧不堪。1949年7月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加强县城的基本建设,开拓整修了街道,建起了数十幢楼房,文化、教育、体育设施初具规模,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凤翔县境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半湿润、半干旱。冬季干燥严寒,夏季炎热湿润,多雷雨。秋季凉爽而多连阴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9℃。全年无霜期约209天。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最多为902.5毫米。气候适宜,自然条件较好。
凤翔历史悠久。距今六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就有村落分布于此。那时人们就开始从事制陶和用石纺轮捻线,用石刀、石镰等从事原始的生产。夏代为雍州之域,商代为太史周任之封地,谓之周国。西周为王畿地,属召公奭采邑,称雍邑。周平王元年(前770)东迁后,封秦襄公为诸侯,遂为秦地。秦德公元年(前677)徙都雍城——凤翔,历19公,294年,经历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秦穆公曾三平晋乱,灭国十二,拓地千里,独霸西戎。不但军事力量强大,而且在经济、文化方面,也是当时先进的奴隶制诸侯国之一。冶铜、冶铁、铸造等技术已很发达。秦都雍城辉煌的宫殿、丰富的财物积贮,“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史记·秦本记》)。从那时的生产工具以及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城市建设等方面来看,以雍城为中心的秦国奴隶制经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农业发展较快,平原已被辟为农田,阡陌相连,村落相望。秦大将白起在此屯兵时曾修白起渠灌田,雍水河两岸膏壤沃野,林茂粮丰。这给以后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以至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秦献公二年(前383),迁都栎阳(今临潼县渭河北)。秦始皇统一六国,始置雍县,属内史地。汉代属右扶风郡,汉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等多次到雍县祭五畤。北魏为岐州平秦郡,太平真君十年(449),雍县东析置横水县。两魏文帝大统四年(538)横水县并入雍县。北周为岐阳郡,辖雍县,岐州城(今东关)已为往来商贾云集之地。自此为历代州、郡、府、路之治所。唐初为岐州,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撤岐州设扶风郡,郡治雍县。其军事地位及发达的经济与交通、悠久的文化传统,使之成为陕西西府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后设节度使镇戍控边。盛唐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及冶炼、酿造等业相当发达,一派富庶景象,为屯军屯田、养息补给基地。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756),改扶风郡为凤翔郡,分雍县地增设天兴县,二年(757)八月驻跸时,取“凤鸣岐山,飞翔而去”的祥瑞之意,升为凤翔府,改雍县为凤翔县,称“西京”,为肃宗挥兵东进,收复长安的根据地。代宗李豫宝应元年(762)二月,凤翔县并入天兴县,属凤翔府。五代时,李茂贞称“岐王”,都凤翔18年,与梁朱温抗衡。后汉王景崇反汉降蜀,兵燹连年,战乱不息。封建王朝穷侈极欲,加之西夏元昊叛乱,防边御敌,赋税之重、徭役之多、搜刮之重使经济惨遭破坏。宋仁宗赵祯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著名文学家苏轼出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先后助太守宋选、陈希亮发展酿造,疏修东湖,建凌虚台,兴利除弊,励精图治,农桑、商贾有较大发展,人民稍为安定。北宋神宗赵顼熙宁五年(1072),置秦凤路及凤翔府,府治天兴县,仍为边防要地。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二年(1128),金兵南侵,宋、金对峙,凤翔成为长期争夺的战场,经济萧条,生灵涂炭,是年三月为金占据。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十九年(1179),改天兴县为凤翔县,仍为西府贸易集散地,置军屯兵,作为南侵战略物资供应后方之一。元属汉中道,明为关西道,清为凤邠道。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