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安塞县为高奴县(城址有几说,一说在现在的坪桥脑畔山,一说在现在的碟子沟)。从元代壬子年(1252)设安塞县始,到民国县城搬迁,其间660余年,县城一直设在碟子沟。碟子沟依山傍水,扼守三川二水。北端约在现碟子沟大桥靠北处,南到水泥厂沟口对面,即碟子沟村口的南面,延靖公路上坡处的第二座石桥上。城围三山对峙,成三点鼎立之势,延河由北向南绕城而过,在黄崖根前川与浑州川水(即今杏子河)汇流南下。
从元壬子年(1252)至民国九年(1920),其间668年,历经兵燹战火,水患人祸,数届邑令对其修建、补葺。明景泰中期重修,城周3里7分,高1丈7尺,池深1丈,时建南西北3座城门。弘治、嘉靖时,城北屡遭水患,邑令韩震、韩弼先后将县城移北就南,其规模完全依仿旧制,只改南门偏西。明万历壬子年(1612),邑令范有志又改建为正南。明崇祯丁丑年(1637),知县彭尧升督工修补,建谯楼于城门前。嗣后城北又屡遭水淹,数十丈护城石堤渐坍塌。清顺治十六年(1659),大水从北门冲入,淹没民舍官房。乾隆十年(1745)知县倪嘉谦筑堤,经数年未成,即将县公署仓廒移设南关(即后来的新城)。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狄启冬依靠旧城外南关修筑新城,周长一里六分,高二丈。同治元年(1862)遭兵荒后,居民逃亡,北面城墙石堤被水冲塌。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余绍侨以工代赈,筑坝堤十九丈,修补残亘五十余丈,壁垒一新。光绪三十一年和三十四年(1905、1908),河水猛涨,北城墙石坝及城门又遭水毁。嗣后,虽经历任知县再次修葺,均成效甚微,至民国初年,残状如故。直至民国八年(1919)大水入城,民房庙宇再次淹没殆尽。
在碟子沟县城南约100米处的高山脚下,镌刻着:“金明寨”三字,在天泽山即金龙山首(现碟子沟小学门前)石上留有“附凤攀龙”四字,依然清晰可辨,每字约二尺见方,为清康熙年间,本县人李皋书写,石匠凿刻。
碟子沟县城范围内的建筑物分布在城周的山梁川道。山上建有娘娘庙、社稷坛、明伦堂(书院)、苹生书院、文庙(内大成殿文昌宫)、八蜡洞、龙神祠等。城内有城隍庙,城东建有关老夫子庙、火神庙、先农坛、云坛、万寿寺和刘猛将军洞等。城东天泽山上有魁星阁,山下有龙头观、孙真人祠、玉隍庙等。
碟子沟县城内设有县署丰润库、二堂狱、养济院等。城北建有观音阁、教谕廨。民国初年建的警察事务所在县署左,县农会在城正中座西,义学在县署偏西,县女子小学校在城内。历史上有识之士曾提出旧县城须搬迁的警告未被采纳,塞邑城池屡遭兵燹,频患水灾,官署、民房悉成瓦砾,仓储、学校尽化垣墟。民国八年(1919),大水入城,民房、庙宇淹没殆尽。县署被迫首次离开故基,搬迁到距城4里的新乐寒。此处当时仅有县署、警察所、学校、教堂、民居等。1935年6月,陕北红军攻克了国民党县署驻地——新乐寒,至此废弃不用。
从1935年到1942年,未有固定的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于1934年在洛河川的安家坪建立,后流动手段庄、云坪、李家塌、徐家沟等处。1942年由徐家沟迁往真武洞,至此,再未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