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年县境内发掘的古遗址考证,细石器时代安塞境内就有先民在活动。沿河湾镇方家河遗址及郝家坪乡太春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属典型的仰韶文化类型,距今大约六七千年。王家湾乡石寨遗址、银山峁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等,可辨的有瓮、、三足器、、盆、石纺轮等,证明龙山文化时期,本县已经有人类在距河较远的山上建筑村落。
秦、汉、唐、宋、元各朝初期社会比较安定,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人口即随之发展。到了晚期,阶级矛盾加深,社会动乱,人口减少。
明代户口统计以洪武年间较为可靠。当时政令严谨,户口遗漏较少。明朝天顺、嘉靖、隆庆时期行政设置是:县以下设里(相当于今乡),里领户。每里领110户,户均人口10.7人。最大县设32里,最小县设1里。据《大明一统志》载:安塞为20里,约2200户、23540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济繁荣,为滋生户口,永不加税,人口遂有所增加。从乾降始,灾荒叠至,民不聊生,人口波动。乾隆四十六年(1781)甘肃回民起义波及陕西。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九年(1849)安塞发生饥荒。同治初年(1862)太平军一部进入陕南、关中,又到陕北。在太平军的影响下,关中回民起义波及陕北各县。在统治者错误的民族政策之下,回汉互相仇杀。又因光绪年间陕西、内蒙、山西数省长期大旱,造成了历史上空前饥荒。安塞人口大量死亡或外流,造成十去八、九,十室九空境况。
民国时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是这一时期的基本人口特征。据民国12年(1923),陕西邮局调查统计,安塞总人口为15447人。民国十八年(1929)的大灾荒、民国二十年(1931)的瘟疫流行,造成安塞人口呈下降的趋势。5年后,即民国二十四年(1935),安塞人口回升到3810户、23976人。其中男13095人,女10881人。
1935年6月安塞解放。同年,中共中央和红军到达陕北,安塞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口逐年增长。据1941年2月20日边区各县人口统计表载:安塞人口为6951户、38828人,与1935年相比显著增加。到1946年,全县增长到10990户、52383人。
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延安,民众逃离,安塞人口呈下降趋势。到1949年,安塞共有10727户、49562人。其中男26021人,女23541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县社会开始稳定,经济逐渐繁荣,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在1949年至1959年的11年中,安塞共增加两万多人。出生率1959年上升到40.2‰,自然增长率为22.9‰,出现了1949年建国后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人口出生已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缓慢增长型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迅速增长型。1963年,安塞人口发展到85415人,自然增长率高达38.2‰,是历史记载中安塞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形成了1949年建国后人口增长的第二次高峰。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推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到197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8.85‰。20世纪8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稳定在22‰~11‰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