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全县有4条大川道,1公里以上的沟道1802条。其中积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沟5条;50至100平方公里的沟11条;10至50平方公里的沟69条;1至10平方公里的支沟439条;沟长1至2公里的支毛沟1278条。沟壑密度为4.7万条/平方公里。有大小峁3169个,平均海拔1371.9米,最高海拔为1731.1米(镰刀湾乡高峁山),最低海拔为1012米(沿河湾镇罗家沟)。本县由南向北组成梁、峁、塌、湾、坪、川等复杂地貌。地势除王家湾乡南高北低外,其它地区多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郝家坪、谭家营、招安、西河口等乡镇以东为丘陵沟壑区,约占总面积的40%,相对高度150米,其余地区属梁峁沟壑地形。地貌特点是山高、坡陡、沟深,相对高度约200米至300米。主要山丘有高峁山、鸦行山、白猪山、天泽山、玉皇庙岭、神岭山等。
根据卫星照片判读和实际考察,境内有黄土梁涧、黄土峁梁状丘陵、黄土梁峁状丘陵和沟谷阶地四种地貌类型。杏子河以北多为地形破碎的峁状丘陵,只有王家湾乡大理河流域的小块地区为梁涧地带,坪桥白庙岔一带有较平缓的梁峁状丘陵。杏子河以南多为梁峁状丘陵,但王窑水库以上局部地区为峁状丘陵。河流阶地主要分布在延河及杏子河、西川河两岸,为基座阶地,河床较为稳定。一般有三级阶地,其中一、二级阶地为良好的川、台地。
第一节 黄土梁涧
县境内,王家湾乡大理河上游的小块地为梁涧地带。涧地海拔1300米至1500米,是由厚层黄土披露的缓梁宽谷。黄土梁涧下伏古地形是由中生代砂页岩和上新世红土组成的沟岭地貌。岭部主要为中、上更新统黄土所掩盖。涧地由上更新世和全新世湖相、河相和坡积次生黄土所淤填。涧地残留有早更新世午城黄土。因此,黄土下伏古地形形成的时代较老。梁涧地貌主要是在中更新世黄土堆积之后,经过强烈的剥蚀侵蚀,再演变为河湖小盆地。又为马兰黄土所掩埋,全新世时期未受到强烈切割,因而保存了宽谷缓梁形态。黄土梁宽缓,土厚,多呈凸形坡。坡面有细沟、浅沟发育。在坡面股流转为潜流的下部坡段,常见有陷穴小暗洞和梭形河槽,坡脚处局部有加积作用。涧地平展开阔,宽达数10米到300—400米,长达1000—2000米。涧地微向中轴和下游倾斜,冲沟溯源侵蚀强烈的谷段,涧地被分割成零星的坪地,称为破涧。破涧中的耕地面积日益缩小,潜水面下降,不利农业生产。这种地貌类型约有1038平方公里,占本县总面积的35.2%。
第二节 黄土梁峁状丘陵
主要分布于本县南部地区和崂山毗邻的几个乡,海拔1300—1600米。主要形态以梁为主,梁顶间或有大型的孤立峁。愈接近主分水岭部位,以宽梁长梁居多;愈向沟谷的下游,切割密度增大,短梁和薄梁居多。在平面图上随着沟壑的交切,梁成正向的、沟谷作负向的树枝形。宽梁顶平缓坡小于5度,窄梁呈鱼脊形,梁坡达15—30度。黄土梁峁承袭了下伏基岩古地形的基本特征。梁峁延展的方向和长短的差别,决定于沟谷结构和切割密度。梁峁坡度多在3—5度,大者达8—10度。梁顶以下坡折明显,由坡折线向下到谷缘坡度变动于10—30度。梁峁坡大部开为坡式梯田,面蚀、细沟、浅沟侵蚀相当强烈。梁峁边缘以下的冲沟、干沟、河沟深切。冲沟横剖面呈V形或胡同式的巷沟,黄土壁立,崩塌普遍。干沟、河沟横剖面多作V字形、滑形、泻溜边很盛行,其纵剖面常具石跌水。有曲流发育的河沟,堆积了一、二级阶地,称沟坪地,沟谷密度达5至7.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最严重,年侵蚀模数达10000至15000吨/平方公里。属于这种地貌类型,约有670平方公里,占安塞总面积的22.7%。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