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自古盛产药材,其中麝香、枳壳、枳实等为历代贡品。《直隶商州总志》载有:唐玄宗病,梦服商山土地所献商山桔梗而愈,虽属神话,然说明商山药材早已名著京华。唐代周君剿之《崴灵仙传》载:唐时新罗(朝鲜)僧人,入商山采崴灵仙治愈手足不遂之患者。经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普查,境内产各类中药材达500多种,95%为野生。本县天麻、党参、二花、麝香、丹皮、杜仲、黄芪、生地、丹参、桔梗、黄柏、大黄、当归、白术、白扁豆等20多种中药材的人工生产,屡见报端,曾拍电视。人工牛黄亦在本县试产成功。尤以山萸闻名遐迩,已成为全省山萸生产基地。本县山萸自古有之,然产量甚微。仅有一些零星单株生长于月日、西康一带。解放初经刘锡有和其兄刘锡山反复试验,终于用畜粪拌种发酵,试验育苗成功。1954年刘锡有家乡——马炉,首次栽种山萸苗500株。1983年发展到7.9万株,1990年达到22万株,而且在寺坪、竹林关等29个乡,699个村民小组普遍种植。1987年以来,年收购量占陕西省收购总量49%。1988年产量高达8.5万公斤。马炉人种植山萸树苗不仅在本县推广,还销往十多个省区。为了发展麝香生产,本县曾于50~60年代在峡河口建麝香厂(后停办)。
1957年10月,丹凤县药材公司成立,即在县城设立药材收购门市部,在全县各区乡供销社设收购点。收购各类中药材135种,收购量之较大者为连翘、二花、山楂、天麻、山萸、五味子、苍术、柴胡等,年收购量约155万斤,价值人民币180多万元。大部调拨国内,其中山萸、猪苓等销往世界市场。
本县药材资源丰富,七十年代中期,县药司即办起制药厂,先后生产六味地黄丸、山楂丸、十全大补丸、银翘解毒丸、知柏丸、眼药、柴胡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30多种中成药。龙驹公社医院亦办制药厂,生产丹参注射液、胎盘组织液、鱼腥草注射液、狗肾注射液、天麻注射液、樟脑注射液等。这些药品除销售本县外,还销往商县医院、洛南66、74号信箱,部分销往甘肃。1979年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