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和夏代,“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当时柞水境内,林海茫茫,野兽成群,猛禽凌空。人类在这里无法生活、生存。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兽禽不断被猎取,人类进入有组织的农业生产后,才逐渐向未开发地区迁移。《续修孝义厅志》载:“商初(约前17世纪)雍梁人移徙柞水(今乾佑河)上游,以渔猎为生;酆人在甲水(今金井河)西源定居,以淘金为业。”柞水境内始有先民。
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十一年(前686)“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退兵时,有不少兵士逃离营伍,定居于红岩寺、肖家台。
东周显王四十二年(前327),楚、韩、赵三国人至北河淘金者500余人,傍金井而居。
三国时期,诸葛亮长期驻守汉中,曾多次派人沿水、陆两路至今柞水县城一带,筹集粮草,不少人见当地物丰,遂定居于此。
隋开皇元年(581),杨坚建立隋朝,修建规模宏大的大兴城,命十多万人入南山伐木。不少人不甘忍受苦役,在丰北河、车家河、营盘等地隐居。
唐初,柞水境内无战乱,人民生产、生活比较安定,各地人民纷纷来柞水垦殖。唐武德七年(624)三月二十九日,始定均田:“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廓,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村坊,皆有正,以司督察。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长,以相禁约……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土;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这种土地政策旨在奖励劳动者,发展农业生产。除官府有组织地迁民外,各地来柞水垦殖、伐木、淘金者,至贞观二十年(646)已达千余人。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因人丁增多,将今柞水东南部和今镇安县由丰阳分出设安业县。时采峪、汤峪、库峪、大峪、小峪、太峪至柞水的道路已通,商贸发展,行旅日增。唐末,今柞水境人口约增至1.39万人。
12世纪初期,女真族在东北松花江、兴安岭一带发展强盛。金收国元年(1115)阿骨打即帝位,建立大金国政权。不久灭辽,并不断进攻宋朝,攻占幽燕,入据中原。金天会六年(1128),又夺取陕西各州镇。金皇统元年(1141)宋金和议,以淮河、散关为界,北属金,南属南宋。今柞水以古道岭为界,为金和南宋对峙前哨,境内战争频繁,人民劳役特重,至大定十六年(1176)外逃他乡者1400余人。
明天顺五年(1461)和嘉靖三十四年(1555),两次强烈地震和多次战争死1100多人;崇祯七年(1634)秋,蝗虫食尽山川田禾,人民无食乞讨他乡;崇祯九年(1636)和十一年(1638),人民被饥贫所迫,投奔李自成起义军者500余人。
清顺治初,朝廷下《垦荒令》。《陕西通志》载:“镇安等州县田多荒芜,官给牛种招垦。”(时今柞水东南大部为镇安管辖)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省人,通过朝廷在山西大同大槐树下设的移民登记处,办了手续之后,由兵丁押送至柞水垦殖者万余人。乾隆六年(1741),户部议准商州所属各县招垦,今柞水召纳“插草为标”垦民3000多户,13000余人。至道光三年(1823)孝义厅人口达44600人。但因清代后期柞水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各地农民起义军纷纷来孝义厅,官军闻讯赶来剿灭,烽火遍地。人民不堪忍受战乱骚扰,外迁(逃)者不少。
道光十三年(1833),春旱两月,麦苗枯死,洋芋无法下种;夏旱月余,秋田未播。是年大饥,饿死千余人。
道光十六年(1836),春夏两季大旱,夏田颗粒无收,秋田未播,冬饿死600余人。
同治二年(1863),孝义厅阴雨60多天,庄稼霉烂;三年(1864),蝗虫食尽田禾。四年(1865)饿死800余人。
同治九年(1870)三月四日辰刻,强烈地震,房屋倒塌过半,死百余人。
光绪六年(1880)六月二十三日午刻,强烈地震,旧房多倒塌,死500余人。后人们视孝义厅为“鬼邪”之地,纷纷外迁。
光绪九年(1883)查编户口,在册人口6149户,22724人。其中男大丁11113人,男小丁488人;女大丁7979人,女小丁3144人。光绪十年(1884)纂修的《孝义厅志》记载:“境内烟户,土著者十之一,楚、皖、吴三省人十之五,江、晋、豫、蜀、桂五省人十之三,幽、冀、齐、鲁、浙、闽、秦、凉、滇、黔各省人十之一。”
清末至民国初年是柞水人口消减时期。民国3年(1914)7~9月,连降暴雨,境内各河冲毁农田13000余亩,11月灾民1000多户,4500余人,携老带幼逃往外县。13年(1924),霍乱流行,全县死1000多人。至15年(1926),全县只有4577户,15711人。
18年(1929),关中大饥,无数灾民流落柞水,各保安置定居者258户,1375人。
20年(1931)后,境内木厂大开,加之“众多沟岔无人,土地荒芜,弃之可惜”,县政府公告招垦:“五年不计田赋,原额遭灾者免。”又严令各保甲:“田租在二成以下,庄主不得霸荒弃耕,不得违令加收田租。”至24年(1935),外地人纷纷来柞水垦种、伐木、开木厂。全县人口增至10021户,61430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