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是一个复杂的以高、中、低山为主体的山区,表现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点。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为营盘牛背梁,海拔2802.1米,最低为柴庄乡银潭沟口,海拔541米,相对高差2261.1米。
第一节 掌状岭谷地貌
柞水地貌大势犹如手掌,掌结在营盘区老林、太河、龙潭和蔡玉窑区的丰北河、高桥、红石及红岩寺区的九间房,山脉呈手指状依次向南、东南延伸。主要山峰由西而东有牛背梁、文公岭、迷魂阵、帽子山、四方山、九华山等。乾佑、金井、社川三条河流如指缝由北向南蜿蜒而下。秦岭主脊由西向东,长约10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亦是关中和陕南的分界线。
掌状岭谷地貌的特点,在成因上主要受东西向和西北—东南向的构造断裂所控制。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地质结构已基本定型。自第三纪、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承继了老构造格局,具有间歇性断块分异运动特点。同时遭受长期风化、剥蚀,且受乾佑、金井、社川、沙洛及大小7320条支流的长期切割,形成了结构复杂、山岭纵横、千沟万壑的山地地貌。老林乡的七里峡,全长3.5公里,两面为悬崖陡壁,沟底宽只有13米。如此的狭谷还有窑镇的马尔峡、杜家村乡的磨沟峡等。
这种沟大、沟多、沟深、土薄、石多的掌状岭谷地貌,导致环境条件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3.37%(1992年数字),5度以上的坡地面积所占比重大,约占耕地面积76%,而且极为分散,坡度多在20~40度之间。超过40度的挂牌地约占总耕地的45%。坡地水土肥流失严重,土薄石多,蓄水抗旱能力差,是明显的低产田。加之山高坡陡,耕地分布流散,大小不等,形状不整,宜机耕面积太小。全县宜机耕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8.4%。二是林草茂盛,盛产中草药材,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三是矿产丰富。有取之不尽的地下宝藏。
第二节 流水地貌
柞水境内乾佑、金井、社川及西部沙洛河,沿河道坡塬阶地及低山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2.37%,相对高差平均为950米左右。
四条主要河流和7320多条小沟的流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流动,产生一定的功能。当流量增加,流速加大时,流水作用功能加大,进行侵蚀,并将侵蚀的产物带走;反之,水量减少或流速变慢,流水作用能力减弱,发生堆积。
(1)流水侵蚀:柞水流水侵蚀可分为两种:(甲)片状侵蚀——在崇山峻岭的山地,其分布非常广泛。最初是以雨蚀的形式出现,降雨时雨滴以较快的速度冲击地面。据观察,垂直下落的雨滴速度一般可达7~9/秒,地面上的风化碎屑或泥沙沉积物被雨激溅到空中,激溅的高度可达60厘米以上。被溅出的颗粒,在水平距离上可离开原地1.5米。斜坡上的松散物质受雨滴冲击后,向下坡激溅位移的颗粒数量和距离,大于向上坡激溅位移的颗粒数量和距离。而这种差异还随坡度的增大而扩大。时间久了,斜坡高处的松散物质逐渐向斜坡低处移动。雨滴降落后,一部分沿坡面流动,形成薄层水流——亦称片流,进而成为没有固定的细流顺坡向下流动,较均匀地冲刷整个坡面。(乙)线状侵蚀——是指沿地表流动的片流汇集于线状延伸的凹地中流动的流水侵蚀。线状侵蚀可分为沟谷水流侵蚀与河流侵蚀两大类。线状侵蚀除水流对谷底和两侧直接冲刷外,还挟带着沙、砾石等对谷底的磨蚀,使谷底不断加宽加深。柞水境内片状流水侵蚀和线状流水侵蚀普遍存在。随着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受到破坏,这两种侵蚀将会日趋严重。
(2)流水搬运:片状流水的搬运往往是断续进行的,搬运距离不远,而线状流水的搬运方式有化学搬运和机械搬运两种。化学搬运是物质化学成分,如碳酸纳、碳酸氢钙、氯化纳、硫酸铁等溶解于水中随水迁移,称溶移。流水的溶运力取决于流量和流水性质,而与流速无关。据分析,柞水的4条主要河流和7320多条小河,平均每年溶解量在1万吨以上。机械搬运指流水对泥沙、砾石等碎屑物的搬运,它在流水搬运量中占主要部分。据分析,柞水平均每年片状流水搬运的土、沙及腐殖物不低于170万立方米。线状流水带走的平均每年不低于180万立方米。这对于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3)流水堆积:流水挟带的物质,在河床比降减小、流速减慢、流量减少、泥沙增多或有其它障碍的情况下,物质不能被流水继续搬运而堆积下来,有的形成沙洲,有的形成石滩。1983年秋,连续大雨,七坪河水暴涨,河水挟带的泥沙和树枝、杂草、木屑在河床比降小的公路桥孔处堆积起来,水流不畅,使洪水向北面漫流,冲毁桥基,冲毁土地七八亩,险些冲毁石镇街南头几家居民住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