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建章宫遗址都在这里
三桥历史悠久,三桥街道内不仅有著名的阿房宫遗址,还有西汉建章宫、太液池遗址等。曾担任《三桥镇志》编辑、《三桥街道志》主编的西安车辆厂退休干部张鹰说,相传,三桥得名于汉代,西汉时,三桥镇大部分地区属于上林苑,北边有建章宫,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中记载,西汉建章宫南有便门桥,便门桥又称三桥。
现在,三桥镇高堡子村的高台上,还有汉代建章宫前殿遗址。汉武帝时,在秦章台宫基础上修建了气势雄伟的建章宫。建章宫是一座庞大的宫殿群,时人用“千门万户”来形容它的壮观。史书记载,登上建章宫前殿可下视未央宫。建章宫遗址附近还保留有汉太液池遗址。太液池是建章宫内的一座人工湖,其水源来自不远处的昆明池。太液池遗址中曾出土长4.9米的石鲸。
《三桥镇志》记载,在文献中,三桥作为地名始见于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携杨贵妃兄妹等避“安史之乱”,就是从这里出长安西逃的。唐建中二年(781年)名将李晟带兵击溃占据长安称王的朱泚后,在三桥身披战袍,迎驾逃难到陕南归来的唐德宗李适返回长安。史书指出,唐代,三桥所在地被称为龙门乡。
古镇原有高大的城墙
明初,太祖朱元璋鼓励民间开荒拓田,许多移民来到陕西关中,三桥的人口就是在那时迅速增加的。李振勋说,如今三桥老街和周围的村民都自称他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经考证,三桥的许多老户都是从山西临猗、临津等地来此落户的。抗战时期,很多河南、山东逃难的人定居于此。所以,三桥的住户中少有祖籍当地的老户。
也许是因为人口的增加,明代,三桥正式建镇,当时三桥镇隶属于西安府长安县所辖。清沿明制,清末设有三桥厫、三桥社。民国时设三桥乡。解放初有一段极短的时间,还曾改为三桥市,以后又先后改为三桥乡、阿房乡、三桥镇等,2002年,三桥街道正式组建。
张鹰说,早些年,还能看到三桥镇的老城墙,我还记得那是一段土疙瘩,上面长满了荒草,是古城墙的西段,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这段城墙也消失了。这段城墙修筑于明代,《三桥村志》记载,三桥城墙东西各一门,南北各二门,周长2477米,成不规则的长方形。相传,城墙高5米,顶宽2米,拐角处底宽10米。作为一个镇,居然修建有城墙,可见三桥战略地位的重要。
古城垣内有9个自然村:东、西堡子、牛曹堡、赵堡子、上坡子、王家门、弯子村、高小村、涝池巷,加上城外的南沙口,这10个村子被称为三桥村。其中,三桥老街从城中穿过,连接起各个村子,是三桥村和三桥镇的中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