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古镇是西安的西大门,从古代起,这里就是进出西安的战略、军事要地。由于■河从三桥流过,所以历史上,这里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桥”的身影。三桥历史悠久,不仅有汉唐史迹,更有明清时闻名遐迩的三桥老街,素有“西北第一镇”的美誉。
从古至今,三桥一直以西安的“西大门”而闻名。三桥古镇,现为三桥街道,东临未央区未央宫街道,西接咸阳市沣东街道,北与六村堡街道毗邻,南临鱼化寨街道。今天,三桥仍是人们从西安西去的必经之路,陇海铁路、西宝高速、西兰公路都从这里通过。
三桥离不开水,也离不开桥
三桥的形成和发展,与■河不可分割。■河是一条人工河,源于长安县申店乡潏河北侧,由东南向西北流经韦曲、丈八沟、六村堡后注入渭河。■河本名漕水,“■”由“漕”衍化而来。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元兴六年春,穿漕渠通渭。”后来潏河汇入沣河,■河水源变少,不过今天■河仍然存在,从建章路东侧流过。
曾担任《三桥镇志》《三桥村志》主编的退休教师李振勋老人说,■河故道从三桥村的赵堡子与上坡子之间流过,在原文化馆穿过三桥老街,再向北过王家门出三桥北门流向高低堡村,折向东北到周河湾北流入渭河。历史上,■河曾几次改道,从而也改变了三桥的格局。相传明末清初,有一个叫做周候福的官员,下令使■河改道东移,但是由于水流不畅,■河多次决口,殃及三桥百姓。清光绪十三年(1887)秋天,暴雨连连,■河水暴涨决口,使村南沦为泽国,由于三桥老街经过千百年的碾压,地势较低,所以河水取道老街西段,向西汇入太平河。正是因为河水取道老街,所以,后来人们在老街西头建造了一座桥,■河桥也成为三桥镇的中心。
三桥的老人们都说,三桥镇确实曾有三座桥,除了老街上西段的那座桥外,还有一座在三桥老街南,另一座则在西边的高堡子村南。李振勋说:“这三座桥非常古老,不知修建于何时,大概到清末,由于■河的改道,便消失了。”
2006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今■河西岸三桥镇湾子村发现一处汉代木桥遗址,这是三桥发现的最早的“桥”遗迹,也是西安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汉代木柱木梁结构古桥。在14米深的地下,研究人员共发现木桩5排,共160根。据推测,这座古桥的宽度应在50米以上,由于当时河床宽约60米,再加上引桥,推测这座古桥的长度至少应在100米以上。古桥的桥梁部分已被毁,据推测桥面也应为木构。
此桥建于西汉时期,曾遭大火焚毁,相隔时间不久又在原址重新打木桩建造,最后废毁的时间约在王莽时期。此桥应是西汉时期建于泬水之上。文献载,泬水是潏河的古称,其上游被称为潏水,下游为泬水,泬水发源于秦岭大屿,河水向西北流到三桥镇湾子村时,拐弯向东流,然后转向北经汉长安城西,北流入渭。这座西汉古桥位于汉长安城西南角以外约300米处,介于汉长安城和建章宫之间。古桥的东南为西汉社稷、明堂辟雍及王莽九庙等礼制建筑群,跨过古桥向南为上林苑,可见其地理位置非常关键。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