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境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在地貌特征上有两大分水岭:一是位于县境中部的白于山(古称白露山,即《山海经》所记载的白玉山)。横亘东西,幅射南北,为内流区与外流区及无定河与洛河的分水岭。二是位于县境西南——东北走向的子午岭北段,为洛河与泾河流域的分水岭,两大分水岭呈“T”字形隆起,将山区分为西南部泾河、南部洛河、东南部无定河三大外流河的河源区及北部内流区。
白于山主峰魏梁旧称干沟山,在白湾子镇境内,距县城40公里,海拔1907米,为县境最高处。其次是红柳沟镇境内的羊圈山,山上有一地状如羊圈,距县城40公里,海拔1875米。再次是杨井乡西南端的花凤子岭,即鹰窝山鹰窝之脑,距县城45公里,海拔1864米。
在子午岭西侧的泾河流域,沿十字河与安川河河道分布着两条狭窄的川道,与河同名。十字河川在冯地坑、姬塬二乡镇境内,沟大谷深,河床狭窄,水质苦涩,仅有少量小块台地可供耕种;安川河川在堡子湾、罗庞塬、刘峁塬3个乡交界处,多因渗出水成泥滩,不便利用。
子午岭东侧、白于山以南的洛河流域,也有两道川:石涝川经王盘山、樊学、白马崾崄3个乡与吴旗县头道川相连。河水苦涩不能利用,且易受洪水冲漫,可耕面积很小;新安边川在新安边镇境内,与吴旗县乱石头川相连,河谷狭窄,河床深陷,仅有少量小块台地耕种。
白于山分水岭以南为黄土丘陵区,以北为较开阔呈长条状分布的黄土宽梁斜坡与涧地交错地形,再北为低缓梁岗间的平原,最北缘则属风沙草滩区,间有碱滩、沼泽、洼地。
根据地质、水文、气候及植被等差异,以白于山为标志,全县分为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北部风沙滩区两个地形特征和地貌景观截然不同的地区。
一 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含白马崾崄、张崾峻、樊学、罗庞塬、刘峁塬、姬塬、堡子湾、冯地坑、白湾子、纪畔、油房庄、王盘山、杨井、黄湾、武峁子、学庄、胡尖山、新安边共18个乡镇和红柳沟、贺圈、砖井、安边、郝滩5个乡镇的一部分。面积4,186平方公里,为全县总面积的61%。
该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西部边沿地带,在地质构造上,为一古老的陆地地块。由于第四纪以来地壳经历多次升降运动和海陆变迁,地面沉积了一层较厚的沉积物,形成了黄土高原。由于地势较高,坡度较大,除部分河流下切的河槽及陡崖有砂岩出露升,其余皆为黄土层堆积物覆盖,土层最厚为100米。经流水的冲刷及其他外因力的侵蚀,完整的黄土高原,被切割成梁、峁、塬、涧、崾峻和河谷等各种不同的地貌景观。长期的水土流失,使地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纵横交错。尤其是白于山分水岭以南地段最为明显。其北坡多较为平坦开阔呈长条状分布的宽梁、斜坡与涧地地形。
白于山以南以油房庄为界,其东西两部在地形、地貌上亦有明显差异:以东由一系列浑圆形黄土峁为主体,呈波状起伏的峁梁涧地地形,以西则是以黄土梁为主体的梁峁残塬地形。这种不同的地貌特征反映了全区地壳是以上升运动为主的震荡作用所形成的差异性。
该区的地貌特征及分布如下:
(一)剥蚀侵蚀地形
黄土梁峁 分布在白于山主脉以南的姬塬、刘峁塬、罗庞塬、堡子湾一带,以黄土长梁为主,多呈东北向排列,梁顶宽度大小不等,多数可达100米~500米,坡度在1~5度之间,向南或向北缓倾,沟谷密度小,切割相对较浅,约100米~200米。
黄土峁梁 分布在白于山脉东南部,以浑圆状的黄土峁为主体,组成波状起伏的丘陵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呈树枝状分布。沟梁相间,峁峁相望,沟谷切割较深,约250米~350米。
黄土宽梁 分布在白于山北坡,倾斜坡8度~10度。海拔1410米~1900米。梁面一般南狭北宽,其两侧发育有谷底平坦、谷坡平缓的略呈南北向封闭的开阔谷地,称为涧地。梁面规模较大的有何梁、赵圈梁、费梁、大李梁、纪畔梁、乔坬梁、牛长渠梁、范圈梁。梁面宽1公里~3公里,长10余公里不等。
黄土塬塘地 白于山南部山区保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黄土塬、塘,如姬塬、刘峁塬、罗庞塬、杨塬、王塬和韭菜涧塘、朱塘坑、薛天池塘、汤天池塘、韩天池塘、张崾峻塘(胡尖山乡)、姬塬大塘。这些塬、塘面积大小不等。海拔1650米~1800米。塬面比较平缓,略有起伏,面积3平方公里~17平方公里。塬的周围沟壑密布,切割深度200米~300米。沟坡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沟坡不断延伸刷蚀塬面。塘为塬梁地上四周高而中间低的小盆地。塬、塘地地下水位低,水源奇缺,人畜饮水多靠天雨。
(二)侵蚀堆积地形
涧地 分布在黄湾、白湾子、纪畔、油房庄、武峁子、杨井、学庄、胡尖山、郝滩等乡镇,为黄土壳梁斜坡之间宽谷,呈有规则的条状分布。西部多西北向,中部南北向,东部为东北向。主要有新城滩涧、白湾子涧、高庙湾涧、油房涧、木瓜涧、杨井涧、海底涧、杨山涧、庙峁子涧等九大涧。为全县总面积的2.52%,地势较平坦,海拔1449米~1599米,由南向北逐降。地形一般涧掌较宽涧口较窄。对渡至平原区消失。涧地的横断面成为宽而浅的“V”状地形,宽可达几十米到数公里,长达几公里到数十公里,其下游一般有冲沟,深切10米~15米。涧地中间还分布有黄土鼓丘,但规模较小。从总体上看,涧地呈树枝状,主杆为正涧,枝梢为拐涧。长期以来,由于洪水冲刷的结果,部分涧地的中部已出现新的切沟,滑塌极为普遍,以致涧地受到破坏。涧地土壤以结构疏松的淤土类绵沙土为主,保水肥能力较好,是山区最好的宜农地。
掌形地 分布在白湾子乡以南的广大地区,为封闭的沟脑洼地,面积大小不一,地表比较平坦,多发育有“V”冲沟,深5米~50米不等。由于地形对渗水有利,降水易于下渗,为水量较丰富的地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