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移民,发放农贷。邻近国统区,每年都有数百人逃至定边谋生,政府对其生产、生活均予适当安置。边区银行每年向农村发放农贷,解决农户耕畜、农具的困难,计民国32年(1943)至34年(1945)3年内,全县发放农贷160万元(边币)。
开展大生产运动。定边县从民国27年(1938)起,即发动干部、战士、学生、职工,开展以农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一直持续到民国35年(1946)。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所得,实现了粮食、蔬菜的全部或部分自给。
上述一系列措施卓有成效,农业基本年年丰收,人民安居乐业。民国34年(1945)虽遭严重干旱,粮食总产尚比31年(1942)多收60余万公斤。
四 农业在曲折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50年间,定边县的农业生产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尽管政策时有失误,自然灾害频繁,但总的趋势还是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前发展。1988年,粮食总产第一次突破7500万公斤,油料达到600万公斤。1996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15741.5万公斤,油料总产2341.5万公斤。
(一)恢复战前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饱受战争创伤,县内农业生产的肓针是“恢复为主,发展为辅”,连续三年开荒1.145万公顷,1952年总耕地面积7.194万公顷,恢复到1946年的水平。党和政府除采取调整生产关系,鼓励垦荒,发放农贷,提倡精耕细作等措施积极扶助农业发展外,还一再降低农业税收,计全县农业税收1950年占财政总收入的40.61%,1952年降低为26.5%。
(二)稳步发展 从1954年开始农业合作化到1966年的12年间,耕地增加了近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在2500万公斤左右,油料总产逐年略有增加,其中以1958年产量最高,粮食达4000万公斤,油料达29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2年呈曲线上升。但是,农业基础还很薄弱,加之本来生产还很落后,过早地集体化,又遇1955年大旱,粮食总产只有700万公斤,人均拥有粮80多公斤。1957年、1960年和1962年又旱,总产也只有1500多万公斤。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农村集体生产规模稳定,核算下放一级,政策稍宽,因此农业得以稳步发展。1962年到1966年,全县粮食总产由年2000万公斤左右增加到年2500万公斤以上,年递增5%左右。
(三)“大搞”农田基建 “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在“农业学大寨”“粮食上纲要”的思想指导下,全党大办农业,狠抓粮食生产,粮食产量逐步增加,但不够稳定,呈马鞍式趋势。1974年和1976年虽突破一亿斤(5000万公斤)大关,然而留给社员的口粮仍然很少,一些社队这一时期群众吃粮最为困难,有的比1960年前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农民整个经济生活中,由于限制家庭副业生产,大割所谓的“资本主义尾巴”,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基本没有工副业,单靠粮食生产,且又将大部分劳力投入短期未能见效的农田基建,同时,社队无偿平调用工严重,致使集体经济收入微薄,农民人均现金年收入只有数十元,多个劳动日值低至2角左右,仅能维持最低的衣食生活。
这10年间,农民的主要劳动是农田基本建设。每年冬春两季,都有数万名劳力投入打机井、平整土地、治山治沟等运动。同时,各社、队又组织常年农田基建专业队,真正从事春种夏耘秋收冬打的多是妇女劳力。在整个农业生产用工中,农田基建占56%以上。然而,用发展的眼光看,当时的做法却换取了长远利益。至1978年,全县累计有机井3096眼,中、小型水库17座,农田灌溉面积0.787万公顷,有效面积0.06万公,水平梯田1.19万公顷,坝地0.1万公顷。为以后的农业生产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解决温饱的10年 1978年以后,中共中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振兴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政策。1981年,全县农村普遍实行了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以户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过去那种磨洋工“混工分”、出勤不出力、“干活一窝蜂”、“集体劳动养精神、自留地上打冲锋”等现象不复存在。农业生产逐步由自给型向商品经济型发展,由封闭式向开放型过渡,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化,生产方式由低效率向应用科学技术的高效率改变。农民以户或联户利用农事间隙开展农田基建活动,用工少,效率高,见效快。至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7500万公斤,油料总产630万公斤,农民人均拥有粮食366公斤,纯收入203元,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大多数农民丰衣足食,存粮万斤,存款万元的农户已不为鲜见。
五 农业大发展
90年代,县委和政府以“高效农业富县”为目标,坚持“科技兴农、示范促农、项目养农、责任保农、投入扶农、依法强农、全党抓农”的工作方针,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主线、以科技为动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定边县农业迅速发展,成绩斐然。10年来,全县先后通过治沙造林、流域治理、以工代赈、粮副基地、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扶贫攻坚、甘露工程、防氟改水、窖灌农业、电力通讯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与此同时,根据本县的资源优势,逐步确定并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并具商品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五大主导产业:荞麦,年种植3.33万公顷以上,总产达2600万公斤,年提供商品荞麦1800万公斤,年出口300万公斤。1996年,定边县被评为全国优质荞麦生产基地县。油料,年种植2.67万公顷(其中优质葫麻2万公顷),总产稳定在2400万公斤以上,被列为陕西省优质油料生产基地县。洋芋,年种植面积2万公顷,总产2.5亿公斤以上。玉米,由1989年至1994年平均种植0.197万公顷增加到1995年至2000年的0.7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由1950公斤增加至297.6公斤。由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产量显著提高,1998年总产达4.59万吨。羊子,年饲养均近60万只,存栏数达40万只以上(其中良种羊达35万只),年出售商品羊10万只左右,年产羊皮13万张、毛100万公斤、绒7万公斤。1998年,荞麦、油料、洋芋、玉米、羊子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8%,农民纯收入的70%来源于此。在大力开发主导产业的同时,全县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粮经作物比例由1992年的6:4调整为1997年的4∶6,还建成一批商品粮、优质油料、杂豆、杂果、奶牛、甘草和优质肉蛋产品生产项目,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各类企业32家,小型加工厂125处,分布于全县30个乡镇,初步形成了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格局。1997年,定边县被列为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和旱作农业示范县。
10年来,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至2000年,国家累计投入各类扶贫基金6454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594万元,使5.07万人解决温饱,走出贫困;民办水利方兴未艾。全县累计承包治理荒沙荒滩2.74万公顷,总投资5000万元,涌现出2公顷以上的个体小庄园1209个,13.33公顷以上的农牧场26个;造林灭荒,卓有成效。1993年以来,全县完成飞播造林保存面积达17.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5.4%;畜牧生产稳步发展。至2000年全县人工种草保留面积2.88万公顷,围栏总数1920个,总面积25.93万公顷,有养羊百只以上,猪百头以上,鸡千只以上规模养殖户2016户;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取得可喜成就。配方施肥、间作套种、地膜栽培、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吨粮田”和“双千田”从无到有,分别发展到566.67公顷和500公顷,大面积的“三高农业”和立体农业在全县铺开。至199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35亿元,比1988年的5361万元增长了近3倍;粮食产量2.49亿斤,比1988年的7738.5万公斤增长了37.8%;油料总产量1865万公斤,比1988年的630万公斤增长了66.3%;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元,是1988年203元的5倍。
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大旱,大片耕地荒芜,农作物大面积歉收,2000年,粮食作物每公顷产仅为556.5公斤,为15年来最低点,许多土地连籽种都收不回来。但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县人民艰苦奋斗,抗旱抗灾,大力发展其他产业,使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1元,安全地度过了灾荒。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