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人民引洪漫地,由来已久。嘉庆《定边县志》载:“乾沟距县城南二十里……两面皆山。每于夏秋之间,雨连水涨;众山之水,悉汇此口而出。因近口滩地,历年水漫泥积,尽成膏腴,岁收倍于他处”。“居民复虑水大有伤禾稼,近口接筑东西两墙,回绕二十余里。中留水道……与沟渠相类。墙外阡陌相连,糜谷青葱,居然沃壤。”“……须于口下迎筑引水墙垣,于城垣、农地均有裨益。复集绅耆乡约咨访,众论欣然……幸经前署知县郑永江,禀明道府批准,接署知县诚安遵办在案。”可见时官方、民间对引洪漫地,发展农业均颇重视。
安边东滩引洪漫地,兴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东滩村民仿学宁夏筑堤围河,开渠引水之法,漫灌农田,八里河农田水利由是而兴。光绪《定边县乡土志》政绩录中记载,同治三年(1864)任安边同知奎恒的事迹称:“安边东南有八里河,久为民害。公教民开渠引八里河水灌安边东滩田数百顷,反害为利,至今赖之”。至光绪二十年(1894),东滩洪漫地已达六七百公顷。
一 八里河水利的形成与演变
清道光年间,安边东滩并无河流,一望灌木丛生,牧草茂盛。蒙民赖其地以放牧。边内汉民春出冬归,仅有零星垦植。道光二十三年(1843)农历八月二十三日起,暴雨七昼夜,南山数涧洪水汇集谢家台后,卷着大量泥沙冲水口村,沿坡直泻安边东滩,茫茫灌木草丛,竟成泽国水乡。经风吹日晒,积水蒸发,泥沙淤积,遂成膏腴。累年上游山洪冲刷,不仅水漫面积扩大,且形成流水不断的河床。咸丰十一年(1861),赵墩村民田生栋,开渠引水漫地,累获丰收,近民多效仿。同治初,郭寨子郭九林赶马车多往宁夏,也学得西地引黄灌溉之法,八里河水利得以渐兴。
八里河灌区旧有“粮仓油库”之称,全赖洪水漫灌之利。光绪二十七年(1901),洪水流尾延至堆子梁一带。时该地已为天主教区。在教会当局主持下,于民国4年(1915),横挖壕渠10余里,并挖支壕两道,还在仓房梁开长壕一道。自此,由于灌溉面积扩大,洪水时有不足,遂发生民教争水纠纷,缠讼不已,甚至械斗。民国22年(1933),洪水暴发,灌区水漫地增至2.7万亩。民国34年(1945)安边解放时,洪漫地发展到3.6万亩。民国36年(1947)至38年(1949)战乱中,减少到0.213万公。1952年,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开挖了7道排洪渠,新增洪漫地233.33公顷。自此,八里河洪水与常流水得以合理利用。
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后,土地统一规划,八里河水地扩大到3866.67公顷。
1958年大兴水利,河渠两岸开挖支壕36道,斗壕108道,生产壕11道,河中座坝5道。同时,打围盘井100多眼,为春夏灌水急用。
60年代以来,上游打坝阻流,蓄水淤地,加之降雨偏少,几乎未见大溢。故八里河长流水大为减少,安边东滩常水实灌面积由5333.33多公顷减少到0.2万多公顷,近1333.33公顷旱种,其余2000公顷因盐碱上返而弃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