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千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圣地,牵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弦的地方,黄土高原一方神奇的土地。
黄陵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地区南端。北与富县接壤,南与宜君毗连,东临洛川县,西靠甘肃省正宁县。南北长53公里,东西宽85公里,总面积为2292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8°31'46"—109°27'13",北纬35°20'27"—35°49'2"之间;境内地形复杂,山、川、原、坡、沟并存,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海拔1762.2米,最低海拔740米,最大高差1022.2米。黄陵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4℃,平均最高气温27.5℃,最低气温零下9.7℃。年平均日照2528小时,年积温3766.69℃;年降水量631毫米,平均无霜期172天。
黄陵建制已有5000年历史。据清嘉庆十二年(1807)县志记载:黄帝划野,大禹分州,及唐、虞、夏、商时期,黄陵均称桥国,为黄帝姬姓子孙封地。周为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属白翟。西汉始治阳周县。王莽新朝,更名渔县。东汉复名翟道县,治所在杏城(今南城)。隋文帝三年(583)改为内部郡。唐武德三年(620)复称中部至五代、宋、元、明、清。民国33年(1944),因本境系轩辕黄帝陵寝所在,经中华民国政务院批准,改中部县为黄陵县。建国后,黄陵曾于1958年与宜君合县,仍称黄陵县,1961年又分县至今。止1989年,全县共辖4镇8乡,191个行政村,393个村民小组,21048户,96575人。其中农业人口76110人,非农业人口20465人,有汉、满、蒙、回、藏、壮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9.91%,人口密度40人/每平方公里。
大自然赋予黄陵人民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自然资源,地域组合良好,便于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煤炭储量大、分布广,资源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3.9%。森林覆盖率为64.5%,木材蓄积量698万立方米,为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全县共有河流水面12022.5亩,占水域面积的72.3%,河川总径流量11090万立方米,过境水量51840万立方米,水能资源27465千瓦。但受地形与1621条蛛罗密布的支毛沟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各种自然灾害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干旱、霜冻、冰雹、暴雨、干热风、连阴雨等,其中干旱居灾害之首,平均每年出现4.8次,年平均达218天,成为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种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组织先后成立,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改造自然、控制自然,成效显著,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至今仍未跨出水土流失重点县之列。
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本县活动。1988年文物普查,黄陵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较多。城北桥山及其周围,有黄帝时代的彩陶文物碎片,黄帝与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创了民族文化的新纪元。“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做为中华各民族人民公认并崇拜向往的先祖舍地。祭祀活动自秦代起,始为遥祭或在当地建立黄帝庙作为专祭场所。唐代宗大历五年(770),驻守鄜坊节度使藏希让上书唐代宗,请求把坊州轩辕庙列为国家祀典。唐代宗李豫准奏,遂降旨依行。唐以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世代相传,香火不绝,且大多数朝代都保持了当时的较高等级,皇帝亲祭,或派朝庭重臣代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撰写现存的首篇祭文,从清世祖到清宣统皇帝的260多年间,历经世祖、圣祖、高宗、仁宗、宣宗等五位皇帝,祭祀黄帝陵达26次,为历朝之最。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亲笔写祭文,委派要员祭祖,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联祭先祖,共产党派林伯渠,国民党派代表张继、顾祝同、孙蔚如等,毛泽东亲笔撰写祭文。1949年后,祭祀多以陕西省人民政府名义举行,中央领导赵紫阳、田纪云、陈慕华、胡乔木、李瑞环、朱镕基、肖克、王光英等人先后在视察工作或清明节专程到黄帝陵,祭先祖圣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