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城内仅有两条凹凸不平的街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十年建设,今已形成4条街道。街道随山势转弯,随地形高低坡度变化具有山城街道不平不直的特点。
轩辕街:明清时唯一的一条南北街道,街北高南低,坡度7%—10%,街宽5米。民国时称“中山街”。清光绪年间,知县杨克焘用条石铺筑街道。民国31年(1942),驻军109师师长陈金城派兵将原铺的石条移于路旁,砌成排水沟将街道用片石铺修。此后,37师师长徐保及县长田在养亦屡加补修。街道东西两侧多为土木结构瓦房,有商号、店铺门面多处,是县城内最繁华的商业街道。集市场地在今桥山镇和老爷庙南院处。
1985年县城规划,改“中山街”为“轩辕街”。数十年原铺片石路面被上城洪水冲积,街路增高,水沟堵塞,居民院落及街道雨季雨水明流。路基塌,道路泥泞,车辆不通,行走艰难。1988年县政府拨款进行整修,小南门街口至新居民区共铺片石路面750米,街宽9米,路宽5米,路中修有暗水沟。目前沿街新修的职业学校、煤炭技工学校、桥山镇中心小学、文化站、上城粮站、民用建筑设计室、桥山镇政府、气象局、桥山镇卫生院和少量传统建筑民居至今尚存。
中心街:东起东门口,西至广场。东高西低,全长260米,路宽7米,人行道宽5米,呈弧形平面。民国23年(1934)国民政蔚陕西省建设厅兴建咸(阳)榆(林)公路,公路自西向东穿县城而过,公路两侧遂兴建民宅,商铺多处,当时称南关街。1953年春,陕西省交通厅公路局整修咸榆公路,将穿越县城段改道绕城而过。南关街遂成为步行街。1971年铺修沥青路面。1982年县城市建设局重新测量设计,降低坡度,铺设片石路面,定名为中心街。
70年代以来,中心街逐年进行拆迁改造。临街居民破烂建筑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时期的新式建筑物。临街主要建筑有:新华书店、财政局、城关派出所、粮食局、工商银行、防疫站、文化馆、轩辕图书馆、乡镇企业局、建设银行等单位办公楼,是县城繁华街道之一。
高阳路:东起东门口,西至广场,东高西低,坡度平缓,呈弧形。1988年前,这里是西包公路县城段中心部分,后因公路再次改线绕沮河沿岸而过,此段路逐形成街道。沿街道两旁多是行政管理部门,只有几家商业店铺。主要有邮电局、桥山供销社、政府家属院、政法大楼、县人民政府大楼、广播电视大楼、审计局、水电局、劳动人事局、武装部、县工会、农业银行、改水办等单位大楼。
北大街:广场至县林业局,北高南低,坡缓,呈弧线型。全长380米。街宽17米,路宽9米,柏油路面,水泥地面砖铺设人行道,临街建筑物大部分是1973年后新建的砖混结构楼房。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一条较平坦的街道。主要有:百货大楼、城关粮站、国营旅社、轩辕宾馆、药材公司、影剧院、城市建设局、自来水厂、剧团、工商行政管理局、土产公司、供销联社、畜牧局、档案局、农机局、县林业局等单位办公大楼。并有集体、个体经营店铺饭馆数十家,是目前县城最繁华的街道。
城区除4条街道外,还有大小巷道纵横分布,与街邋相互联系通往各居民区。其中主要巷道有:
公孙路:昔称西坬路。由北大街中段影剧院南侧起向东,长250米,直线坡道通往轩辕街中段,坡度2%—5%,原是一条宽不足3米的土筑小道,坡度大,路面窄,弯道多。1983年至1984年先后由县城市建设局投资10万元逐年进行拮宽改造后的巷路,用片石铺筑,并修暗水沟。路宽5米,人行道宽2米,栽有行道树。巷东头与轩辕街相接处因高差10余米,故修成60级石台阶。巷两侧为西坬居民区民宅。1989年新建计划生育宣传站大楼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办公楼。此巷为上城通往北大街的主要步行要道。
南顺城巷:由小南门向西沿城墙内侧的一条东西巷道。宽2—3米,依地势随弯转弯,坡陡路窄,近年来已有部分稍有加宽,为居民区的人行巷道。
东后巷:民国时称中山后街。由轩辕街小南门稍北处向东,沿东城墙西侧向北至上城区,为2米左右的人行巷道,是轩辕街东边居民区的主要通道。
此外尚有历史形成的萝条巷路,有的已因住宅建设不复存在,有的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