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人民,由唐而宋,由宋而元,由元而明清,由民国而至今,善经工商,代不乏人,对莲湖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唐代西市“胡店”、“波斯邸”遍布,清末至今,域内回族人民就开设经营了一批有影响的回族企业。如民国初年,由马玉如、白楚珍、冯瑞生等联股开设的“西安德泰光美孚煤油股份有限公司”,煤油销量占陕西全省一半。1932年,由白楚珍、马睦生等,东赴渭南创建“西北棉花机器打包公司”,回汉职工近千人,主要为外销棉花加工打包,享誉西北和东南沿海。1939年,由程正光、马福泽、傅子和各投资2000银元,在大麦市街创办的建国机器制造厂,时所产手摇电话机、汽车轴承等产品,西安及陕西全省少有。饮食业更是门点遍布,清代以来,先后开办有老童家腊羊肉店、永信一食品店、天锡楼、一间楼、义祥楼、同盛祥、鼎兴春、老孙家等泡馍馆、清雅斋饭庄、白云章饺子馆,妇幼皆知,大多享誉省内外。建国后,回族人民,发挥所长,开工厂,操饮食,为莲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显著贡献。以全国人大代表马平一为厂长的西安五金机电设备厂所产“骏马牌”无塔上水器,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于1986~1987年,六上老山前线,为前线战士赠装供水设备。清真饮食小吃,制作精细,色味俱佳,品种繁多,摊点遍布,成为莲湖区饮食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风味小吃,食在莲湖”和“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就等于未到西安”之赞誉。回民酷爱武术,和汉族爱好者一起,常习拳于公园林带,舞剑于旷野空地,回族武林高手,多次代表省、市出席全国或省的武术比赛,获得名次,莲湖区被誉为武术之乡。
(四)
莲湖,西安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建国前,西安交通不便,工业滞后,近代工业寥寥。至解放前夕,域内仅有清光绪末年建的西京机器厂,民国22年(1933)建的集成三酸厂,民国25年(1936)建的成丰面粉厂和民国28年(1939)建的华西化学制药厂,时虽称西安名厂,但规模皆小,有的职工不足百人,多的也仅200余人。
莲湖区成为西安重要工业基地始于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域内就有西安机械厂(今远东公司)、庆安机器厂(今庆安宇航设备公司)、西安电力电容器厂、西安高压开关厂、西安高压电瓷厂(二项)和西安绝缘材料厂等7项。积40年建设,境内已有部、省、市属工业企业176家,区属工业企业425家(含村办工业),其中属大中型工业企业52家。在辖区西部,建成有以远东公司、庆安宇航设备公司等企事业组成的、拥有2万多职工的“航工城”;有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所属西安高压开关厂等11家大中型企业组成的、拥有3万多职工的“电工城”;有全国最大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制造、拥有职工5600多人的西安仪表厂;有国家冶金部所属最大的、拥有职工5000多人的冶金专业设备制造企业西安冶金机械厂;有西安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西安人民面粉厂;有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肉类加工企业西安市肉类联合加工厂;有使西安成为全国四大书刊印刷基地之一的骨干企业西安印钞厂、西安新华印刷厂和陕西省印刷厂;有全国重点制药企业之一的西安制药厂和主产变速器的大型企业陕西汽车齿轮总厂。年工业总产值达亿元的有15家,其中有6家达2亿元以上。主要产品有各种机械,电力电器、钢铁、仪表、汽车及汽车配件、化工油漆、电瓶车、压缩机、气流纺纱机、缝纫机、柴油机、医药、农药、氮肥、锅炉、标准件、玻璃、橡胶塑料制品、纺织品、刺绣、皮革制品、服装鞋帽、建材水泥、木器家俱、印刷品、工艺品、面粉、糖果、糕点等。许多产品获部优、省优,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用户遍及全国,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所产电力机械设备出口80多个国家,为马来西亚、泰国、尼泊尔、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哥伦比亚和伊朗等国的一百多座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提供了成套设备和技术服务,在国内电力建设中,承担了三分之一的高压输变电装备任务。
驻区大中型工业的建立,为莲湖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有利条件。约占辖区三分之二面积的农村、耕地,建成了通衢大道、工厂企业、商厦市场和仓储基地。为其服务,先后建立了一大批为大工业配套的区、街工业和一大批为职工服务的商店和服务业,创造了数万人的就业机会。一些区、街、乡镇企业,借助大工业的技术力量,使产品上水平,上档次,提高了经济效益。
(五)
莲湖,在全省率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8年3月,区委、区政府实施“科技兴区”计划,在全省率先创办“桃园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年,即有130多家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申请入区办科技企业。1989年,科工贸总收入实现184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69万元,上交税金63.6万元。申报“火炬”计划项目35项,其中8项经市报国家科委,显示出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生命力。
1989年1月,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建,桃园开发区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和高效优质服务,入区企业不断增加,科工贸收入高速增长。至1993年,入区企业388家,累计有414个科技项目批准入区实施,其中有47项列入市级以上“火炬”计划,30项取得国家专利,68项通过中试投入批量生产。全年科工贸总收入20195万元,为1989年的1095.17%,年均递增81.9%。其中工业总产值5065万元,为1989年的757.10%,年均递增65.9%。上缴税金456万元,为1989年的716.98%,年均递增63.6%,成为莲湖区经济最快的增长点。1992年新批400亩新建区,计划建设45万平方米生产、管理、生活设施,开发区投资环境日益完善,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六)
莲湖,百业俱兴。
建国前的西安是一座畸型消费城市,在今莲湖区域内,当时商业萧条,工业落后,道路坎坷,街房破旧,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无一家较大工厂,无一条宽展道路,无一座三层以上现代楼房,无一条完善的排水系统,无一口自来水井,无足够电力照明。“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就是建国前莲湖区也是西安城区面貌的具体写照。由于经济落后,劳动人民多缺衣少食,加之物价飞涨无度,常年在贫困中挣扎。
建国后,各行各业获得新生。40年建设,城乡巨变。域内除已建成为西安的重要工业基地外,新建了大庆路、汉城路、丰镐路、沣惠路、大兴路、劳动路、自强西路等数十条道路;打通了莲湖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西段);拓宽了西华门街、西北三路、枣园东、西路;开辟了钟楼、西门和北门盘道;修建了星火路立交桥,形成了四通八达道路网。1952年,西安首座自来水厂在域内建成供水,结束了西安无自来水的历史。雨污水管道网络建成,解除了居民遇雨成灾之忧。路灯遍装大街小巷,夜晚处处光明。邮政电信局、所遍布,住宅电话正在普及。条条干道,绿树成荫,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7.12%,1970~1993年,连续24年被市评为绿化先进区。垃圾清运,日产日清。城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日益完善。
商业贸易空前繁荣。西大街、北大街等老商业街,座座商厦拔地而起,各行经营门店毗连。55个商贸市场,遍布辖区各街巷,土门、丰庆路、玉祥门、红庙坡、大庆路与汉城路十字已形成新的商业繁华点。大麦市街、莲湖路、丰庆路、环城西路(玉祥门十字至星火路立交桥段)、汉城路(大庆路十字至冶金厂段),已成为经营饮食、汽车、食品、汽车配件、医药的专业街。1993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69559万元。
文教卫生事业相应发展。1993年,全区有幼儿园38所,小学63所,中学28所,职业学校13所,职工学校5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中等技工学校10所,盲哑学校1所,大专院校7所。在校儿童、青少年91300多人(不含大专院校),普遍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在6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已经由建国前(1948年)的42.77%下降为5.19%;每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已由1964年的248人上升到870人。境内有电影院3座,剧院4座,工人文化宫2座,大型工人俱乐部9座,公园4处,书刊音像经营摊店、歌舞录像游戏厅星罗棋布,特别是家家都有了电视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区有卫生医疗机构301家,职工7110人,设病床3497张,人均寿命已由解放前的40岁左右延长到70岁。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经济发展同步,职工工资收入逐步增长。1993年,区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277元。适应职工生活需要,从50年代开始,西郊已成片建起住宅楼群。尤其是1984年,在旧城区有计划地改造低洼地区的同时,引发了房地产连片开发,至1993年,已先后建成龙首村、莲湖路、北大街、草阳村、劳动村、潘家村、青门村、俭家巷、迎春巷、早慈巷等10多个居住小区,许士庙街还建起4座17层的高层住宅,辖区一改过去住房低,陋、湿、乱的面貌,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49年的3.3平方米增至7平方米。家庭陈设用品,已不是60年代人们向往的“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彩电、冰箱、淋浴器,空调、电话、传呼机,正快速进入普通百姓家。饮食结构也正在由“主食型”转为“副食型”。辖区农村70%以上劳力已转向工、商、建筑、运输业,各村新房(楼)连片,道路整洁,多已成为城市化的都市村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