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构成
民国时期,本县男女比例(女性人口为100时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为131.8。因自然增长缓慢,年龄近成年型,分布密度徘徊在每平方公里123~151人之间。城镇人口比例很小。
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7.8%。劳动人口中,从事工、商及其它行业者1.81%。二十五年(1936)全县103487人,其中文盲66209人,占64%;无职业者10788人,占10.4%;老弱38259人,占37%。
建国后1949~1970年,年龄构成由成年型转向年轻型。实行计划生育后,年龄构成始转向成年型。
1949~1990年,人口密度逐年增大,每平方公里由原215人增至564人。城镇人口比例上升,少数民族人口较前增长。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占总人口66.3%,文盲减至15.3%。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人口比重降至93.58%,工、商、饮食服务业人口比重稍有增长。
第一节 自然构成
一、年龄
民国时,高出生,高死亡,自然增长较慢,年龄近成年型。
建国后,1950~1960年间,少年儿童系数一直偏高并逐年上升,老年系数较小,老少比例不断下降。少儿系数43.8%,老年3.2%,老少比7.5%。1970年后,由于计划生育,少儿系数始降,老年系数上升,老少比逐年提高,年龄结构始转向成年型。至1982年,少儿系数35.39%,老年4.5%,老少比12.89%。
年龄结构影响着人口再生产。1964和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统计,0~14岁组的人口:1964年占总人口的43%,1982年35.4%,尚未达稳定型的26.5%。15~49岁组的人口:1964年占总人口的40.3%,1982年52%,达到稳定型比例的50.5%。50岁以上组的人口:1964年占16.7%,1982年12.6%,尚未达到稳定型的23%。人口类型较前明显变化,人口再生产正从高自然增长向低自然增长过渡。
二、性别
建国前历代,本县遗弃溺死女婴现象屡有,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明代,本县人口男女比例186~126。弘治十五年(1502)男39258人,占总人口65%;女21139人,占35%,比例为186。万历六年(1578),男29378人,占56%;女23407人,占44%,比例为126。
民国时期,男女比例有所改变。二十四年(1935)男61082人,占59.2%;女42020人,占40.8%,比例为145。三十年(1941)男63722人,占54%;女54172人,占46%,比例为118。三十三年(1944)男64919人,占54%;女55827人,占46%,比例为116。三十七年(1948)男70796人,占52%,女64271人,占48%,比例为110。
建国后,强调男女平等,男女比例差距渐缩小。1950年,男97620人,占53.6%;女84492人,占46.4%,比例为115.5。1959年,男118893人,占总人口52.69%,女106738人,占47.31%,比例为111.4。1970年,男164261人,占52.31%;女149760人,占47.69%,比例为109.7。1985年,男198120人,占51.49%;女186626人,占48.51%,比例为106.2。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男214998人,占50.79%;女208324人,占49.21%;比例为103.2。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民族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本县有3个民族:汉族193021人,占总人口的99.99%;满族1人,回族19人,共占总人口的0.01%。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有5个民族:汉族267171人,占总人口的99.95%;回族126人,僮族2人,满族4人,蒙古族1人,共占总人口的0.05%。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6个民族:汉族378346人,占总人口的99.96%;蒙古族1人,回族152人,维吾尔族1人,壮族1人,满族15人,共占总人口的0.04%。与1954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2倍,少数民族人口增长8.55倍。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共有12个民族:汉族423145人,占总人口的99.96%;回族137人,满族20人,蒙古族9人,维吾尔族3人,朝鲜族2人,苗族1人,彝族1人,壮族1人,白族1人,纳西族1人,锡伯族1人,共177人,占总人口的0.04%。
二、姓氏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扶风县乡土志》载:“查扶风居鲁马里醋氏34户,男女大小140余口,清初自蒙古来,则蒙古族也。因无汉姓,以卖醋为业,以业为姓。居安定高望里者有安氏180户,男女660余口,明初自云南迁来,本安息王入侍,遂为汉人。淮姓本夷人,清初自山东迁来而汉化。全姓即同,本姓金,明初为避仇而改仝。还有象庞姓,乃毕公高之后,因封于庞,后以为氏,清初自湖北沔县来居。全县29里,20870户,共计100816人。统称为汉族。”
县北今法门镇齐村,为西周姜子牙齐公驻地,故名齐村,村人多姓吕。县东北召公镇为西周召公奭采邑,故菊村今名召(shao)公镇,镇周围如召宅、召南及法门之召李、召陈、召村胡同等,以及召(zhao)首、召光、北召、恭召、杈召等20余村,召地虽有,但邵姓不多。大约从春秋战国时起,我国姓氏渐多,除遵古以国为姓外(如齐、赵、韩、魏、鲁),还有以地名为姓(如姜、周、秦等),以行业为姓(如醋、铁、席等),以人为姓(如班、马、耿、窦、隽等),还有以安息王之后姓安,隋工部侍郎苏孝慈之后姓苏等。
1990年据主管户口部门统计并参照清代志书记载,本县姓氏有:马、窦、鲁、郭、苏、屈、焦、王、冯、杨、胡、于、许、南、石、安、弓、颜、柳、卫、席、温、孔、汤、醋、别、宁、隆、叶、肖、卢、景、惠、褚、韩、辛、岳、姚、贺、房、魏、樊、毕、史、伏、张、李、连、薛、孙、牟、云、任、夏、倪、唐、淮、槐、姬、戴、豆、彭、康、赵、刘、陈、童、吕、庞、徐、蔡、强、梁、呼、林、索、晁、仝、崔、秦、谭、雷、万、帅、迷(米)、虢、邓、管、昝、种、仵、包、现、严、尹、蔺、邱、文、汝、谢、黄、沈、隽、朱、曹、方、董、白、殷、侯、权、袁、田、范、成、卞、边、贾、郑、蒲、齐、缐、高、葛、周、吴、冉、阎、解、罗、梅、蒋、淡、祝、卜、铁、巫、毛、牛、费、傅、海、宋、常、巨、剡、邹、关、党、杜、聂、何、苟、车、穆、纪、祁、乌、乔、姜、程、炊、兰、翟、公、凌等共166姓。比《百家姓》多出“隽”姓。现又增班、耿、上官、娜、孟、段等姓,全县有172个姓氏。仅以姓氏而取村名者约400余村,如杨家沟、成家庄、李家窑、任家堡、梁家原、田家河、昝家等。据明弘治八年(1495)由王族八世孙王政创立的《天度王氏族谱》记载:王氏乃六七百年前从山西琅玡迁来,住县东北40里明月山下的天度镇。三世以前均系一夫一妻一子,八世以后子孙渐多,由子排行,由行分为6支。传至1985年,王氏居住天度镇的共有6个村民小组,422户。
三、文化程度
建国前,本县受教育的仅少数家庭经济富足者。民国三十三年(1944),120746人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者9497人,占总人口数7.9%;文盲111249人,占92.1%。
建国后,本县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小学以上文化程度247951人,占6岁以上应识字人数72.9%,占总人口64%。其中,大学程度563人,占应识字人数0.17%,占总人口0.14%;高中以上18828人,占应识字5.4%,占总人口4.5%;小学程度143543人,占应识字42.2%,占总人口37%。文盲83862人,占应识字24.7%,占总人口21.64%。与1964年相比,小学程度增加96096人,增长67%;初中增加73587人,增长6.47倍;高中增加9774人,增长4.76倍,大学增加247人,增长0.78倍,文盲减少9315人,降低11%。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小学以上程度280692人,占总人口66.3%。其中:大学程度1592人,占总人口0.3%;高中程度26014人,占6.1%;初中程度129573人,占30.6%;小学程度123513人,占29.3%。
四、职业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本县103102人,其中:从事农业者82482人,占80%;从事工、矿业者2062人,占2%;商业11341人,占11%;无业者4124人,占4%;政界1031人,占1%;学生2062人,占2%。二十九年(1940)118593人,其中从事工业者430人,船夫23人,水手10人,车夫14人,石匠59人,瓦匠51人,木匠625人,泥水匠33人,铜匠18人,铁匠147人,医师164人,药剂师5人。
建国后,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亦有减少。195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8%。1960年占农业人口96.6%,从事工业、基本建设的占0.073%,从事服务业的占0.32%。1960~1970年,从事农、工、建筑、服务业劳动人口比重呈波浪式变化。1979年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生产效率提高,部分农民始离农业,从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1983年农业劳动人口比重为93.58%,从事工矿、商饮、服务业的比重占6.42%。至1990年农业劳动人口比重降至75.55%,从事工矿、交通运输、科研、商饮、服务业比重增至24.4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