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况特点
一、户口
唐代以前本县户口增长缓慢,盛唐时期增长迅速,清乾隆年间增至历代顶点,民国时大起大落,建国后增长加快。其中1949~1973年24年间增长1倍,是县史上增长最快期。1971年加强计划生育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二、人口构成
1.年龄构成。民国时近成年型。建国后60年代以前,少年儿童系数升高,老人系数较小。70年代计划生育后,结构转向成年型。
2.性别构成。建国后,男过多于女的状况渐变,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3.民族构成。建国后,少数民族入居境内者渐多,但所占比重仍极少。1990年177人,占0.04%。
4.文化构成。建国后,文化素质渐高。
5.职业构成。建国前,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建国后,从事农业者比例渐降,1983年93.58%,1990年降至75.55%,从事工、交、商等其它行业者升至24.45%。
6.劳动力。建国后迅速增长。1990年劳力是1949年的2.77倍。
7.城镇人口。建国后城镇人口比重升高,尤以80年代较快。
8.人口密度。1990年每平方公里564人,是同年全省平均密度160人的3.53倍。
9.家庭规模。建国后缩小,1990年户均4.4人。
三、计划生育
70年代后,自愿晚婚晚育人数渐增,节育率渐增,一胎率渐增,二、三胎率渐降。
第二章 户口
公元前约6000年前的神农氏时代,本县境内即有先民活动。
商周时,境内属“岐邑”,为西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贵族采邑多封于境,人口随之密集。
至战国时,“奖励耕战”、“重农抑商”,农业生产发展,人口亦增。
西汉文、景两帝时,人口增长较快。关中人口更为密集,右扶风辖21县,有216377户,836070人,户均3.9人,县均39813人。
东汉初,匈奴掠边,朝廷逼民内迁。永初六年(112)从安定郡分出美阳县,时右扶风辖15县17352户,93091人,户均5.4人,县均6206人。
东汉末至西晋十六国时,本县人口呈降势。时雍州7郡33县共99500户,县均3015户。
隋时,扶风郡辖11县(今宝鸡市所辖西府地区)92222户,县均8384户。
盛唐时期,社会较安定,生产发达,大量流散人口返籍,本县人口渐增。开元年间(713~741)凤翔府9县共44532户,县均4448户。天宝六年(747),凤翔府扶风郡领9县共58486户,380463人,县均6498户,42274人,户均6.5人。元和年间(806~820)户口锐减,凤翔府领9县共7580户,县均842户。
唐代中后期到五代十国,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间战争频繁,中原地区生产破坏严重,人口骤降,本县降至最低点。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凤翔府领10县,有主户26790户,县均2679户;客户13315户,县均1331.5户。崇宁年间(1102~1106),凤翔府辖9县共143374户,县均15930户;322378人,县均35820人,户均2.2人。
金代(1127~1234),凤翔府辖9县共62300户,县均6922户。
元世祖十七年至廿七年(1280~1290),凤翔府辖5县共2081户,县均416户,14908人,县均2982人,户均7.2人。
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本县3707户,60397人。嘉靖初(1522)降至36212人,减少24185人,平均每年减1209人。万历六年(1578)3431户,52785人,比嘉靖初增16573人,平均每年增296人。
清代,由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本县人口回升,为历代增长的最高峰。雍正四年(1726)75185人,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增至133138人,50年间净增57953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153499人。道光三年(1823)158800人。从乾隆四十一年到道光三年的47年中,净增25662人。同治元年(1862)、六年(1867)、七年(1868)、光绪三年(1877)因旱灾,粮食无收,县人逃亡,人口大减。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县降至103816人。
扶风县清代部分年份户口统计表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