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本县地域大部分为原始森林。周族迁居邑地后,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至近代,除野河山区残留少量次生灌木林外,原有天然林木植被不复存在。清末至民国间,北部山区成为流民逃荒避难之地,他们盲目毁林开荒农耕,残存林木破坏严重,整个山区尽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随之加剧。川、塬树木亦大减,生态失去平衡,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农业生产。
1960年,建立县野河林场。随后10余年间,山区和沿山区先后办起林场,大力营造林木。1970年后,各地区积极建设农田林网和“四旁”零星植树,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减轻。1990年底,境内植物可分为4类。
一、农作物
共60种,主要分布中部山前洪积扇区、黄土台塬区和南部渭河阶地区,以种植粮、油作物为主。其次,分布北部低山丘陵区。该区沟多坡陡,土质差,大多不宜农耕,少部分低凹缓坡地带土层较厚,含有机质多,种有小麦、玉米、谷子、糜子、豆类作物。
农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绿肥作物3大类。
1.粮食作物。1949年,全县61.3万亩。至1990年93.55万亩。
2.经济作物。共22种,主要有棉花、油料、蔬菜3大类。1950~1980年,以棉花为主。1980年后,油料、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棉花面积减少。
3.饲料和绿肥作物。主要有苜蓿、毛苕子、草木樨、沙打旺4种。
二、果树
以苹果为主,品种以秦冠为主,还有多种杂果如桃、梨、杏、葡萄、柿子、山楂等。干果以核桃为主,是“隔年核桃”的原生地。
三、林木
1.品种。有针叶用材树6种;阔叶用材树48种;灌木18种;刺槐和油松在山区大面积成林;水杉在渭河南岸滩地有成片栽植;农田林网以杨树为主,泡桐次之;村庄院落多栽杨、桐和椿、榆、楸、槐等4个乡土品种。
2.分布。县内林木自然植被较少。北部低山丘陵区除人工林外,仅有灌木林8348亩,主要分布大岭以北,覆盖度70~80%,大岭以南受垦植、樵采影响较大,自然植被稀疏,覆盖度在30%以下,天然生长的乔灌树种有栎类、山阳和少量的侧柏。灌木有黄蔷薇、马蹄针、酸枣、山桃、山杏、棒子、胡枝、荆条。人工栽培的主要是刺槐和油松。
中部台塬和南部川道地区,渠路两旁以杨树为主的农田林网至1980年前后已具规模。在横穿东西的渭河、
河和自北而南的七星河、美水河沿岸及沟坡地带,人工栽植的杨、柳、刺槐、水杉等林木已呈带状或点、片状分布各地。村庄周围多为落叶乔木混栽。
四、草场
县内草场、草坡、草滩共47911亩,覆盖率4.1%。
北部低山丘陵区有300亩以上的天然草场9处,总面积35342亩,其中可利用面积30041亩。山前旱区有小块草坡9569亩。
草种类以多年生的木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以白草、黄营最多,分布最广,覆盖度一般达60~95%。伴生植物有蒿类、黄芹、胡枝子、独花山、牛旁、地榆、柴胡、披针苔、胡儿稍、荆稍子等。优良牧草有野豌豆、莎草、鸡眼草、白草、黄白草、枝针岩(羊胡子)等。药用植物还有柴胡、黄芹、防风、地榆、榛艽、苍术、党参、茵陈等。
南部渭河沿岸有草滩3千余亩。草种类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并有少量沙打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