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家畜家禽
家畜类 大家畜以牛数量最大,分耕牛、奶牛;其次有马、驴、骡;其它家畜有猪、羊(分山羊、奶山羊、绵羊)、兔,还有狗、猫、貂,数量较少。
家禽类 1989年全县有家禽40.7万只,分鸡、鸭、鹅、鸽,后三类饲养量小。
其他养殖 蚕,1989年养839箱;蜜蜂,8000多箱。鱼,发展数量较大,1990年成鱼产量达250吨。
第二节 野生动物
脊椎动物
1.鸟类
豆雁(大雁)、燕子、野鸭、鹤、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四声杜鹃(又名百舌鸟,俗名算黄算割),均为候鸟。有的春来夏去,有的春来秋去。
鸢(俗称老鹰)、鹞鹰(俗称鹞子)。鹌鹑村野可见,亦有人工饲养。长尾雉(俗名野鸡)、短尾雉(俗名呱啦鸡),鸽有家鸽、野鸽(俗名野娃鹁鸽)。鸱鸮似黄雀而小,夜间或黄昏活动。耳鸮(又名猫头鹰)夜间活动,是鼠类天敌,冬季多见。
乌鸦、喜鹊、画眉、黄鹂(黄莺)、麻雀、山雀、斑鸠、啄木鸟等,多数为留鸟。终年栖居生殖地域,有的具有追寻食饵,作较短距离漂泊的习性。这些鸟类,有的随处可见,有的濒于绝迹。
2.哺乳类
豹、鹿过去常藏匿浅山丘陵沟壑区,时有出没,建国后很少见。
黄羊俗称野山羊,70年代前五峰山林间常见,今已濒临绝迹。
野兔全县均有,近年围猎者多。
老鼠分家鼠、田鼠,危害较大。
松鼠俗名毛居溜,又寤鼹鼠,分布很少。
黄鼠田野到处可见。80年代较多,对豆类庄稼危害很大。
狼、狐狸,以往西北乡较多,东南乡少见,今均已罕见。
黄鼬,俗称黄鼠狼,善捕鼠,故名。夜晚常捕食农家小鸡。
蝙蝠,夏季多见,白天潜伏暗处,夜暮飞出捕食昆虫。
猪獾,山野间穴居,体胖而行钝。昼伏夜出,危害玉米,很少见。
3.鱼类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金鱼等。
4.两栖类
大蟾蜍,别称癞蛤蟆,俗名蚧圪蛙,夏季田野多见。青蛙,池塘、水边常见。
5.爬行类
鳖,又称甲鱼,池塘、河流均有。
蛇,夏季林草中常见。
壁虎,俗名蝎虎溜,善捕蝎,夏季土房屋舍多见。
无脊椎动物
1.软体动物
蜗牛,全县各地均有。
2.节肢动物
蜈蚣、蚰蜒、蜘蛛、蝎,全县各地均有。
蚯蚓(俗名曲蟮),环节动物,能松肥土壤。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有:蟋蟀、蓟马、蝉(知了)、飞蝗、蚱蜢、松毛虫、蚜虫、蛾(麦蛾、谷蛾等)、螟虫、小地老虎、蝴蝶、萤火虫、磕头虫(其幼虫称金针虫)、米象、谷象、蚂蚁、苍蝇、蚊子、蜣螂(屎巴牛)。以上昆虫绝大多数危害农作物、树木、粮食。
此外,境内还有部分益虫,如螳螂、蜻蜓、瓢虫、赤眼蜂等,这些都是农业害虫的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