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殷武乙元年(前1143),古公亶父(即太王)因豳地受狄人侵扰,率民越乾地梁山,定居于岐山之南。
西 周
周宣王二年至六年(前826~前822),本境连年大旱,民死大半。
秦
秦灵公元年(前424),在本境好畴村建轩辕殿。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置好畴县,为本地建县之始。
秦王政九年(前238),秦始皇发兵追斩嫪毐于好畴县(即本境)。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本县大旱。
秦始皇在境内梁山南麓、漠谷河东岸建梁山宫。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帝驾幸梁山宫(宫在今县城西关)。
秦二世胡亥二年(前208)八月,汉高祖劁邦用韩信之计,从古道还,袭击废王章邯。章邯于陈仓迎击,雍兵败退,止战好峙。
汉
汉高祖元年(前206),西汉樊哙领兵追击章平军于好畴,攻破好畴县城,斩好畴县县令、县丞各一人。
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追击章平军于好畴县南,攻破章平营寨之后,围好畴县城并夺取好畴县之壤乡(今乾县杨汉乡壤村一带)。
汉王赐周勃爵位为威武侯,跟随汉王进入汉中,拜为边将。从汉中返回秦地,赐其食邑怀德,攻占槐里(今兴平市)、好畴县。
汉高祖二年(前205),本县大旱,夏秋无收,人相食。官府令百姓就食于汉中、四川一带。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本县由右内史改属古扶风郡。
东 汉
光武帝建武六年(30),撤好畤县,以其地并入池阳(包括今泾阳、礼泉、乾县地)。
西 晋
晋武帝太康六年(285),齐万年领兵7万东下,攻晋,晋周处以兵5000会敌于梁山脚下陆陌(今本县阳洪镇陆陌村),壮烈牺牲。
前 秦
前秦太安元年(385),前秦苻坚逃至五将山(在本县西南境),姚苌将其擒获。
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好峙县为两部,漠谷河以西为漠西县,以东属好畴县。
隋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本县发生大灾荒,百姓啼饥号寒,朝廷无力赈济。隋文帝率领百官、皇族逃到洛阳。
唐
唐太宗贞观元年至二年(627~628),本县大旱,“斗米需绢一匹,民多卖子”。
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唐高宗葬县城北之梁山,曰乾陵。
武则天光宅元年,分好畴、礼泉、始平、武功、永寿五县之地设奉天县(治所在今县城)以奉乾陵。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乾陵。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七月以后,吐蕃乘安史之乱以来西北边境空虚,联合党项、氐羌等20余万人对唐军发动进攻,前锋深入到奉天、武功一带。十月,联军攻破长安,代宗逃往陕州。郭子仪裨将王甫入长安,结少年扰敌,吐蕃退走;下旬,高晖引吐蕃兵又犯京师,进军武功、周至、奉天等地。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八月,仆固怀恩叛唐,诱吐蕃、回纥、党项等数十万南下攻掠奉天,唐将浑瑊拒战漠谷,郭子仪结盟回纥,合击吐蕃,吐蕃退去。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叛变,拥朱泚为帝,德宗避难奉天。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本境风雹损麦。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攻破长安,僖宗逃至奉天,后转凤翔,再转兴元,黄巢将王璠破奉天。
唐僖宗光启四年(888),僖宗逝,葬本境南陵(今铁佛乡南陵村),曰“靖陵”。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改置乾州。
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升乾州为威胜军。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裁威胜军复为乾州。
宋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乾州大旱,免租赋十分之四。
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乾州更名醴州,辖奉天、好畴、永寿、武功、醴泉五县(治所在今乾县城)。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金人犯醴州,宋守臣王淑弃城走,本境为金属地。
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知永州军兼节度使陕西诸路兵马郭浩遣将收复本境,后又入金。
金
天会十二年(1134),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差工修葺乾陵。
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朝廷选精锐步兵屯乾州以防西夏。
元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先后撤销奉天、好畴两县,并入乾州,州官直接辖民自此始。
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蝗食禾苗,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坑堑皆满,饥民捕蝗以为食。
明
明洪武初年,本县设预备会,储粮32厫。
明嘉靖四年(1525),乾州人樊伸聚众数万人,攻乾州不克,走入南山,后为武功令姜恩捕杀。
明崇祯七年至八年(1634~1635),李自成围乾州,邑人宋企郊归附。
明崇祯十二年至十五年(1639~1642),旱蝗相织,饥民相食,绝粜罢市,草木俱尽,十六年雹大如斛,伤人无数。
清
清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1690~1692),旱、蝗、疫相加,本县饿殍载道,清廷先后由宁夏、襄阳等地运来大米,平价出售,灾情稍有缓解。
雍正三年(1725),因清初州县疆域仍沿明制,至此时乾州直属陕西布政使司,故称直隶州,仍辖武功、永寿二县。
乾隆中叶,江苏武进翰林管世铭主讲乾阳书院,本地文风大振。
道光六年(1826),周至路德(字润生)翰林主讲乾阳书院,本境人才辈出。路著有《柽桦馆试帖诗》,传诵大江南北。
道光八年(1828)五月,麦熟,大风吹落殆尽,农民哭声遍野。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清廷由陕调兵,乾民按例从行,并调拨盐课专 款以济军用,统按地丁摊征,乾州为3873两白银。
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军攻乾州,占据五镇。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