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城位于东经108°04′,北纬35°01′的泾河川道中。始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唐代故城东西长,南北狭,呈长方形。宋、金时曾继修,宋代故城四面广阔,东南亘于山顶,呈“凸”字形。明代城垣扩展到周长9.3里,池深2丈;东南面城墙各高3丈,西、北面城墙各高3.7丈;城墙垛2360个,敌台432个,戍楼62座,四面均建有城楼。东、西门外部筑有瓮城,城楼下各有拱卷门洞,东、西门各置木制吊桥一座。城垣四门,东曰“太平遗泽”,西曰“公刘启化”,南曰“后稷开业”,北曰“姜嫄祖武”。《明一统志》记述彬县城:“泾水绕其北,豳山峙其南,依山为城,地势雄壮。”清光绪十八年(1892)、二十一年(1895),曾两度补筑。
民国十七年(1928),在县城中心修建中山楼1座,并以此为全城中枢构筑骨架,辐射4街,使城内东西南北4条街道逐渐延伸,形成4条主干街道。1949年春,因楼基沉陷,拆除。
1948年,本县解放时,县城西城门楼毁于战火。1955至1976年间,县城东、南、北门城楼因年久失修,相继倒塌拆除。
县城自建城以来,历经1400余年,期间几经修建,古老县城初具形制。至建国前,城区面积1.44平方公里,城内街道狭窄不平,建筑简陋,市容杂乱。
建国后,县城的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县委、县政府逐年投入建设资金,用于县城建设。
70年代初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城的建设步伐加快。县政府从拓宽城区道路入手,在城区内修建了一批又一批现代化建筑和城市公用服务设施。以县城十字为中心,沿东、西、南、北4条主干街道修建的现代化楼群鳞次栉比;门店林立,街道宽阔,照明、绿化、供水、排水、邮电通讯等公用设施一应俱全。至1996年底,城区总面积已达3平方公里,县城成为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