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前221~前206)时,属内史,为栒邑县。秦始皇并六国后,为别于诸郡,特称京师为内史。《通鉴注》说:“秦内史兼治汉三辅”。《十道志》说:“秦兼天下,置内史以领关中”,本县地处三辅,或日处关中,正属内史。战国秦置栒邑县,秦统一后,因之不变,仍为栒邑县。
西汉(前206~8)时,属右扶风,仍为栒邑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高祖元年(前206)属雍国(秦灭,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二年属中地郡,九年(前198)属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右扶风。右扶风统县21,栒邑序列11。
新莽(9~23)时,属京尉郡,仍为栒邑县。《三辅黄图》:“王莽分三辅为六都尉,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10县,属京尉大夫。”
东汉(25~220)时,属司隶校尉部右扶风,仍为栒邑县。《后汉书·郡国》一:司隶右扶风统县15,栒邑序列12。
三国(220~265)时,属魏之雍州扶风郡,后改属新平郡,仍为栒邑县,后省。据《三国郡县表附考证》记载,魏的扶风郡统县15,栒邑序列12。兴平元年(194)曹操分扶风、安定2郡数县设新平郡,栒邑属之。至文帝黄初七年(226)已无栒邑名。雍正《陕西通志》说:“魏省栒邑”。
西晋(265~316)时,属雍州新平郡,为邠邑县。《晋书·地理》上:雍州新平郡统县2,一为漆,一为汾邑。据清吴增仅考证说,《晋书》的汾邑即栒邑,汾是误字。《大清一统志》、《历代舆地沿革表》、雍正《陕西通志》、《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等,均谓西晋改栒邑为邠邑,不取“汾”字。
东晋(317~420)时,与之南北对立的先后有16国,东晋偏安东南半壁,北方陷入长期混战割据局面。前赵、后赵、前秦、后秦的新平郡领有本县,为邠邑县。大夏占领期间,县废。
北朝北魏(386~557)时,本县境置有3县,均属泾州新平郡,一为三水县。《中国地名大辞典》于“栒邑”条说:“北魏徙三水来治。”《陕西地理沿革》说:“汉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设三水县,北魏太延二年(436)迁设于今旬邑县。”《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均说:三水县属新平郡。《魏书·地形志》下:泾州统郡6,其三为新平;新平郡统县4,其三为三水。雍正《陕西通志·建置》二按:“晋邠邑,后魏改置三水县”。二为爰得县。西汉爰得县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南,北魏迁设来县。三为高平县。西汉高平县设于今宁夏固原县境,北魏迁设来县。
北朝西魏(535~557)时,先属恒州,次属南豳州新平郡,后属豳州新平郡,为三水县。《通典·州郡》三:“西魏置恒州,亦汉栒邑地。”雍正《陕西通志·西魏州郡县统属考》:恒州辖三水县。《陕西地理沿革》:“西魏大统元年(535)曾于县内兼设恒州(实为侨设),不久即废。”《辞海·历史地理》于“南豳州”条说:“州名。北魏置。以州境北有豳州相对而得名,治所在白土(今彬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旬邑、长武及甘肃泾川地。”南豳州于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为豳州。《陕西地理沿革》:西魏豳州新平郡辖有三水县。
北朝北周(581~618)时,撤销爰得、高平2县,辖地并入三水县,属豳州新平郡。雍正《陕西通志·北周州郡县统属考》:豳州新平郡辖白土、三水、永寿3县。
隋(581~618)时,先属豳州,次属北地郡,后属新平郡,为三水县。《元和郡县志》:三水于“开皇三年(583)以县属豳州”。《辞海·历史地理》:“北地郡,大业初改豳州置。治所在安定(今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县、合水、正宁、庆阳南境及陕西旬邑、彬县。”《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隋北地郡义宁元年(618)领安定、罗川、襄乐、朋原、新平、三水6县,二年(619)安定置归义县,以新平、三水属新平郡。”
唐(618~907)时,属京畿道邠州,为三水县。《通典·州郡》三:“大唐分置15郡,此(古雍州)为京畿关内道”。京畿道的邠州,按《通典》所列统4县,三水序列2。《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形》一、《元和郡县志》、雍正《陕西通志》、清代各版《三水县志》等,均谓邠州统有三水县。
五代(907~960)时,先后出现10国,是唐末地方割据势力的延续,本县先后属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邠州,仍为三水县。《陕西地理沿革·旬邑县沿革表》列五代梁、唐、晋、汉、周均有三水县,均属邠州。
北宋(960~1126)时,属永兴军路邠州,为三水县。《宋史·地理》三:永兴军路邠州统县5,三水序列3。《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同此。
金(1115~1278)时,属庆原路邠州,为三水县。《金史·地理志》下:庆原路邠州统5县,三水序列末。《西安府志》:三水“唐属邠州,金因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