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渭北高原南缘。东隔泾河与淳化、旬邑相望,东南与礼泉接壤,南邻乾县,西接麟游,北连彬县;店头、仪井二乡镇被乾县关头、吴店隔为飞地。飞地东、南、西与乾县、扶风相接。西兰公路穿县城纵通南北,素为战略要地。故有“秦陇咽喉,陕甘通衢”之称。全县总面积898平方公里。永寿梁横亘北部,约占总面积45%。地势以永寿梁为分水岭向南、东北倾斜,沟壑纵横,此起彼伏。地形大致分五部份:南部黄土破碎原区,间有好畴河谷地;中部梁原沟壑区;东北部丘陵沟壑区,间有泾河高阶地;北部低山丘陵沟壑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8℃,年均降水量600毫米,无霜期210天。寒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在本县多有发生。
全县设仪井、甘井、永平、平遥、底角沟、永太、渠子、马坊、渡马、上邑、窦家、御驾宫、蒿店、郭村14个乡,监军、常宁、店头3个镇。1989年末,有16.05万人。县城监军镇,位于县境南部,交通便利,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89年,有常住人口11689人。
永寿在商、周时期就有部落和村庄。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属地。西汉时属漆县地。西魏置广寿县,后周改名永寿县,延用至今。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寿后,先后属彬县专区、宝鸡专区和省直属县,1960年改属咸阳地区(市)辖县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永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使全县国民经济有很大发展。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39万元;至1989年,已上升为10989万元,是80年代咸阳市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县份之一。
永寿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发展较快,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率为9.8%。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因搞“大跃进”,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影响,年均递增率下降到0.2%。在“三年调整时期”,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年均递增率上升到33%。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发生“文化大革命”,生产受到破坏,年均递增率由调整时期的33%下降为14.5%。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工农业生产开始上升;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进行一系列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农村到城镇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实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在加强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注重搞活流通,国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率增至127.6%。
永寿属旱作农业地带,解放前,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业技术落后,加之,百分之九十以上耕地系带坡地,跑水、跑土、跑肥,各类作物产量甚低。1949年全县亩均粮食产量为57.5公斤,油菜籽产量为9.5公斤。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开展水土保持,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改进和增加农机具,特别是1981年以来,逐步推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执行“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使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经济已由自给半自给向商品化生产转化。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230万元,比1949年的820万元,增加5.4倍。
永寿工业发展较快。民国以前,仅有少数工场手工业作坊。民国时期开办的煤矿,时采时停;所办的民生纺织厂,因资金少先年投产次年停废。解放后,工业发展迅速。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9万元,到1989年达5759万元,比1949年增加了32.1倍。1988、1989年,工业总产值在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中,连续超过农业总产值。
永寿工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至1989年,全县有制药、煤炭、机械、制烟、建材、酿造、纺织、服装、化工、陶瓷、制鞋、食品、造纸、印刷、电力、电子、电石、塑料等工厂149家,其中制药、制烟、酿造、电力、建材五个行业的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8.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加。1950年,财政收入仅63.9万元,1980年为156.7万元,1989年上升到1266.4万元,比1950年、1980年分别增加18.8倍和8倍。
教育、科学、卫生、文化、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89年,全县有小学271所,初中13所,普通高中和完全中学3所,职业中学1所。全县已普及小学教育。办有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进修班和农技、农机、制药、制种、培训中心。有科技研究所(室、组)5个,各种群众性科技团体9个,科研项目遍及农业、畜牧、医卫等各个领域。全县有医疗卫生事业机构28个,乡乡有医院,村村有医药保健站。县医院已成为门类较齐全、设备较完善的全县医疗技术中心。旧社会遍及全县的大骨节和克山、甲状腺肿等地方病发病率大大减少,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全县平均预期寿命为64.8岁。计划生育成效显著,自1978年起,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七年控制10‰以下。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剧院、广播站、电视转播台、工人俱乐部、剧团等专业文化团体,乡镇均建有新舞台、剧场、文化站、广播放大站、电影放映队。建在县城的永寿县体育场,占地58.4亩。体育运动活跃,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