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自然灾害有旱、雹、晚霜冻、涝、风、蝗虫灾及地震等,干旱为多,次为冰雹、霜冻。
第一章 旱灾
1959—1988年30年中,有春旱8次(大旱1次、小旱7次),三年一遇;春夏连旱2次,10年一遇;夏季大旱3次,小旱4次,伏旱12次(其中20天以上的小旱8次,30天以上的中旱3次,40天以上的大旱1次—1974年),平均两年一遇。秋旱11次(大旱3、小旱8),2—3年一遇;冬旱8次,3年一遇。
60至70年代干旱集中,70年代较60年代严重。伏、夏旱少,冬、春旱多。20年中,共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61次,平均2.7次/年。其中春、伏、秋旱出现频率高达35%以上。出现双百日大旱1次(1977.2.9—10.25),双百日中旱3次(1959.11.19—1960.7.4,1972.9.12—1973.4.8,1979.10.4—1980.5.20),平均5—6年一遇。百日以上大旱1次(1962),百日以上中旱6次(1960、1969、1970、1975、1977、1978),平均3—4年一遇。无雨天数最长危害最严重的是1977.2.9—10.25,旱期长达259天。
第二章 晚霜冻
终霜冻日最早在4月5日(1966),最晚在5月9日(1961)相差35天。平均霜冻期180天,无霜冻期185天,最长为210天(1967.1969),最短155天(1970、1981),相差55天。冻害成灾,平均7—8年一遇。
霜冻有平流、辐射、平辐混合三种类:西伯利亚冷空气侵入,剧烈降温,持续2—3天。低洼地带,冷空气堆积,冻害严重;地面辐射冷却大辐度降温,高地冻害严重;平辐混合作用形成的霜冻,为全县冻害的主要类型。
第三章 雹灾
1959—1988年中有19年降雹,共降52次。
初雹日最早在31/3(1978),最晚终至在1/8(1971)。有雹期达192天,主要集中在6—8月。60年代为少雹期,占9%;70年代为高峰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低值期。有10年和5年两个变化周期。
白天冰雹大多出现在15—18时,夜间出现少,强度也小。
冰雹分布一般是夏季多于春秋,下午多于夜间,旱年多于涝年,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残原。集中区在永平、渡马、御驾宫、永太、渠子、常宁、窦家、蒿店等地区。
出现冰雹的气流类型和途径:西北气流型路径是:碾子沟—→永平—→渡马—→御驾宫。东北气流型路径是:淳化—→石桥头—→常宁—→御驾宫;淳化—→窦家—→御驾宫;彬县东南—→永太。西南气流型路径是:扶风—→店头。
第四章 涝灾
第一节 暴雨
1959—1988年,共出现暴雨20次,7、8两月是暴雨的集中期,出现机率高达88%。暴雨最早发生在6月30日,最晚在9月6日,日最大降雨量127.6毫米(1979.7.30)。
暴雨规律是:集中出现两年,间歇5—6年。70年代多于60年代。集中区在马坊、御驾宫、窦家等乡。马坊乡属暴雨中心。
第二节 连阴雨
1959—1988年,共出现连阴雨75次,平均3.3次/年。连阴雨最早从13/3开始,最晚于26/11结束,集中期为4、5、7、8、9、10六个月,9月最多。
10天以上的连阴雨平均1—2年一遇,7—10天、5—6天的连阴雨年平均1—2次。春、夏连阴雨一年一遇,秋季连阴雨年平均1—2次。
30年中,14天以上的连阴雨3次,平均8年一遇。时间最长危害最严重的是1981年8月1日—9月7日持续34天的连阴雨(间歇3天),总雨量407毫米,造成人畜伤亡。其次是1961年6月15日—28日持续14天的连阴雨,夏收作物霉烂变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