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杨陵地处渭河北岸,地势北高南低。从北向南呈阶梯跌落,并依次形成头道塬、二道塬和三道塬三个不同类型的地貌特征。头道塬海拔516.4~540.1米,二道塬海拔451~484.6米,三道塬海拔420~430米。相对高差小,地势比较平坦。耕地中,
土类土占71.7%,是栽培小麦、玉米、果树的优质土壤。
杨陵南有渭河,东有漆水河、北有
水河,均属渭河水系。河流、过境的宝鸡峡水利工程主干渠形成的地表水约47.6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3387.34多万立方米,水资源比较丰富,且水质好,易开采,每年可开采量2711.61万立方米,宝鸡峡、渭惠渠等水利工程可供本区水量1629.6万立方米。全区水浇地75374.2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2.5%,人均水浇地0.9亩,水利化程度比较高。
杨陵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9 C,日照时数2163.8小时,平均降雨量635.1毫米,蒸发量993.2毫米,无霜期211天,农作物一年两熟热量偏紧。干旱四季发生,以春旱持续时间最长,间以干热风对农作物危害甚烈。亦有秋霖发生,低温少光致使农作物晚熟、青干,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杨陵生物品种繁多。作物有50多个品种,果树有10多个品种,林木有60多个品种。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蔬菜为主,果树以猕猴桃、苹果、桃、山楂、梨、葡萄为主,林木有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饲养的动物中,除猪、牛、羊、鸡、鸭外,近年来,肉狗、蝎子、家兔等特种动物的养殖也已粗具规模。
杨陵矿产资源贫乏。境内无石灰石、煤炭、石油、金属等矿藏。因南临渭河,砂卵石、河沙比较丰富,对发展建材工业比较有利。
杨陵工业能源紧缺,生物能源丰富。区内有小电站2座,年发电量430万度,生产、生活用电主要靠西北电网供电。全年生产农作物秸杆数万吨,除作农民生活燃料和牲畜饲料外,其余大部分被焚、弃。
杨陵文物景观较多。有有邰遗址、隋文帝杨坚的寝陵——泰陵,还有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10余处,以及一些寺庙、道观,这些文物景点均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三
杨陵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20世纪30年代初,关中地区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生活困难,一些进步青年外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 934年,南庄村青年马骖去西安二中求学,接受进步思想,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3月,农专学生、共产党员陈志远等,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农专成立“新文字研究会”、“学生自治会”等组织,宣传革命道理,积极发展党员。1937年3月,成立农专党支部,领导广大学生开展革命斗争。1946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西农学生响应全国学联号召,围绕南京“五·二○”血案,举行“六·二”罢课,取得胜利。1948年6月,杨陵籍进步青年、扶风游击大队三中队指导员马伯援,受中共扶风县工委指示,在武功、杨陵一带开展革命工作,发展中共党员13名。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西府出击”战役。为阻止国民党军队反扑,地下党组织指挥民兵炸毁武功至宝鸡铁路多处,切断通讯线路和输电线路,有效地遏制了敌人的增援。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扶眉战役。5月,西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率部进驻西北农学院,与欢迎师生合影留念,当场即有96名学生参加解放军。
在长达数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杨陵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为社会进步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激励全区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四
杨陵是我国农业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周人的祖先后稷就在杨陵“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民国23年(1934),于右任、杨虎城等一批知名人士在杨陵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会以来,杨陵的农科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至1998年,驻区有西北农业大学、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等10个科研教学单位,附设有两个农业干部管理学院,4个培训中心、7个研究中心和16个农科学会,6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授予点和39个硕士授予点;设有作物栽培、生物遗传、畜牧兽医、蚕桑、农业工程、微生物及新技术应用等64个学科、100多个研究室;拥有4000余名农业科研教学人员,16000余名在校大中专学生,160余万册科技图书,500余台(件)价值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70万号动物标本,73万份植物标本,2.2万份土壤标本与样品,3万多个农作物品种。建国以来,杨陵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农业科技人才60000余名,取得科研成果5000余项。其中,800余项获省、部级奖,70余项获国家级奖,10余项居国际领先水平。在小麦育种、旱作与节水农业、家畜生殖与胚胎工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域综合治理等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近年来,先后派出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人员800余名,请进外国专家、学者1500余名。已与10多个国家的对口单位建立了校(院、所)际关系,开展多种合作。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粮农组织等在杨陵建立了一批合作与研究项目。其中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被世界粮农组织认为是与中国合作最好的项目之一。
杨陵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农林牧良种推广繁育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所罕见。培育的小麦良种每年以250万公斤的速度向黄淮麦区重点推广,使这些地区小麦品种发生了四次大范围的更新换代。小麦育种专家、中科院院士赵洪璋、李振声、研究员宁琨、李璋等选育的“碧蚂1号”、“丰产3号 ”、“矮丰3号”、“小偃6号”、“小偃107”、“小偃22”、“陕7859”、“陕229”、“陕354”等小麦新品种在国内均属领先水平,累计推广面积20亿亩,增产小麦1000多亿公斤。著名的农学家研究员林季周选育的“陕”字号玉米杂交种和“武”字号玉米自交系,累计推广面积达2亿多亩,使陕西玉米单产由不足1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著名蔬菜遗传育种学家赵稚雅研究员培育的“秦白”系列大白菜品种,深受广大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以果树育种专家原芜洲研究员为首,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经过三代人30多年的努力,培育的“秦冠”苹果新品种,以其产量高、耐储运等特点,在全国27个省区及美国、日本、匈牙利等国广为栽培,颇享盛誉。著名的奶山羊专家刘荫武教授驯化选育的“莎能奶山羊”,其体型和产奶量居世界先进水平,推广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约占全国奶山羊总数的三分之二;张涌教授的山羊胚胎分割及同卵双生实验,开创了我国家畜胚胎分割技术成功的先例,标志着我国家畜胚胎分割 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王光亚教授的奶山羊胚胎冷冻和移殖研究,是我国首次通过超低温冷冻技术获得奶山羊后代的成功典范。还有农业教育家、古农业史学家辛树帜,水利学家、教育家李仪祉,中科院学部委员、胶体化学家虞宏正,植物生理学家、古农学家石声汉,著名的昆虫学家、教授周尧,中科院院士、土壤学家朱显谟,中国工程院院士、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山仑,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著名旱农专家李立科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为我国的农业生产,特别是为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立下了不灭的功勋。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科研教学人员2618名。其中,两院院士3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4人,博士生导师86人,教授、研究员等正高级职称210人,荣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的人员400余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