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是陕西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因境内有隋文帝杨坚的泰陵而得名。区境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西,东距西安市83公里,西距宝鸡市10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7°59′~108°08′,北纬34°14′~34°20′。北、东隔水与武功、扶风县相邻,南至渭河与周至县相望,西与扶风县接壤,总面积94平方公里。
杨陵古称邰。相传最早为炎帝后裔的封地。炎帝的后裔姜嫄生后稷,因教民稼穑有功,又被舜帝封于邰。这里曾是我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到周人迁徙周原以后,此后数百年间,这里一直属于西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在这里置邰县。东汉明帝永平八年(65),废邰县,迁武功县治至邰城,境域归武功县。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废武功县,置美阳县治于邰城,境域归美阳县管辖。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复置武功县,在周原设三龙县,本境域西半部归三龙县,东半部归武功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三龙县为岐山县,境域西半部亦改属岐山县,东半部归属未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今扶风县城置川县,境域西半部遂归川县,东半部归属依旧未变。贞观八年(634),改川县为扶风县。此后至建国前1315年间,关中区划多次变更,本境域区划亦随关中区划变更而变更。西半部一直归扶风县,东半部一直归武功县。
建国后至1982年,本境域西半部属扶风县的五泉公社,东半部属武功县的杨陵公社。1982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在武功县杨陵镇设立县级行政区——杨陵区,辖域包括原属武功县杨陵公社、杨陵镇和扶风县五泉公社的管辖范围。
今杨陵区内的行政区划,历代多有变化,建国后亦多次调整。至1998年底,有3乡、1镇、1个街道办事处、71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
1998年,全区总人口120287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280人,为全省人口密度最大地区之一。境内主要居住汉族,占99.45%;还有回、蒙、苗、藏、维吾尔、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萨克、克尔克孜、纳西、锡伯族等。全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6392人,占总人口的30.25%。
全区耕地81525.5亩,人均0.97亩。城区位于境域东南部,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已建成5平方公里,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