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纺织工业中心
建国后,1952~1957年,国家在灞桥区境内集中了国棉三、四、五、六厂和西北第一印染厂5座大中型棉纺织印染的工业群落,成为西北最大的棉纺织工业基地。5家企业集中连建,形成纺、织、印染相互配套成龙的生产体系,全部投资为1.85亿元人民币,建筑总面积为65万平方米,职工总数为1.6万余人。形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纺织城”。
纺织城兴建以来,已为国家积累了数十亿元资金,发展成为西北最大的棉纺织工业基地。1993年,共有棉纺纱锭42万枚,线锭6.6万枚,织机近万台,印染设备近200台;年产布匹2.7亿米,棉纱3.4万吨,年印染能力1.3亿米;纺织职工3.6万余人。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每年向国家上交利税近2亿元人民币,创汇1亿多美元。各项指标均占陕西省纺织工业系统的三分之一,在西北名列前茅。90年代以来,各厂家积极拓展生产领域,提高生产能力。国棉六厂建成年产500吨的无纺布车间。四厂建成年产近300万米真丝绸和2000吨涤纶长丝的两个分厂。五厂以本厂为龙头,组成横跨3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7家企业的西北第一家纺织集团——西北五棉实业有限公司,成为省内外驰名的外向型大企业之一,并率先成为纺织城第一家“国家二级企业”。这些大中型企业通过多途径培养和实践锻炼,已建立拥有2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纺织科技队伍,并以陕西省纺织科研所为主导,形成实力雄厚的科研、实验、生产一体化的纺织科技情报网络。1992年4月,陕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在省第二届成果洽谈会上有38项技术成果获奖,其中纺织城占17项,而4项金奖中纺织城就占3项。纺织城的兴建,促进了灞桥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古城西安的重要副食基地
大城市郊区的地位,决定灞桥必须适应城市广而杂的要求,向菜、果、牧、渔方面发展,成为古城西安副食基地之一。
区内菜、果、牧、渔生产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期,半坡先民就种植十字花科芸苔属蔬菜。在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中发现有榛、粟果实化石和猪、鸡、牛、马的骨骼。从出土的彩陶制品中,最多的是鱼纹,说明渔猎仍是半坡先民借以维持生活的重要手段。建国后,蔬菜种植沿浐、灞河两岸的农户多则几亩少则几分地种植蔬菜用以自食或出售;果树种植大部分在洪庆东部骊山丘陵和白鹿原的山坡、沟谷一带。平川地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果园;畜禽养殖,猪以群众家庭养殖的最多,家禽以鸡为主,群众多有喂养,以自食为主,商品率极低。50至80年代全区菜、果、牧、渔虽有发展,但都存在一定问题。1950年蔬菜栽培面积5400亩,1983年蔬菜栽培面积发展为4.88万亩。但管理跟不上,供需矛盾突出。1950年全区果园面积2000亩,水果产量9950公斤。1983年果园面积为7065亩,水果产量916606公斤,但仍满足不了城乡人民的需求。畜禽养殖,1952年土地改革后,解放了生产力,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为畜牧的发展提供了饲料,畜禽总数由1949年的79081(羊单位)发展到1959年的123549(羊单位),增长56.2%。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影响,畜禽总数下降。70年代初,党中央大抓以猪为首的畜牧业生产,畜禽总数达188771(羊单位)。这种以猪为首的畸形畜禽结构,终被自然经济规律推翻,呈现下降趋降。区内人工养鱼是从1956年开始。当时养殖水面积只有6亩,投放水花鱼苗56万尾。1972年以来,陆续修建30余个小塘库,开展养鱼生产。但是由于科学养鱼水平低,管理不善,养鱼水面单产不高。“文化大革命”后期,养鱼生产受到影响。
80年代后,区政府坚持“大城市郊区要为城市服务”的方向和“以蔬菜为主发展副食品生产”的方针,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建设蔬菜、浆果、小杂果、肉奶、禽蛋、渔集中产区,形成副食基地。1983年以后,由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激发了广大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使传统农业生产开始向商品化生产转化。1984年,全区127个专业队全部实行联产到户。使农民有了生产、销售自主权。根据市场需要安排生产,安排上市,促进了市场的经济繁荣。1993年,向市场提供蔬菜达20万吨。区政府在因地制宜地抓好蔬菜的同时,90年代以来把发展猕猴桃作为主攻方向,进行广泛宣传和开展栽培技术培训,使果农掌握猕猴桃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1993年,全区已栽植猕猴桃5998亩,总面积达到6841亩。1998年,猕猴桃面积已发展到3.6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4800万元;葡萄3.17万亩,年产优质鲜食葡萄2.6万吨。产值达2600万元。全区宜鱼面积12919亩,已开发面积6695亩。1993年,养鱼水面3800亩,向市场提供鲜鱼1600吨,渔业产值720万元,占全市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同时还建成甲鱼、鳗鱼等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畜牧业内部结构有所调整,1993年,生猪存栏5.83万头,比1980年减少36%,奶牛发展到1868头,比1978年增长6倍,1993年,向市场提供肉类(猪、牛、羊)2346吨,奶类(牛、羊)8720吨,鲜果4200吨,鲜蛋3400吨,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城市的功能。从1995年西安市计划委员会向各区县下达的农村经济发展计划中可以看出灞桥区肉类、奶类总产量名列郊三区之首,蔬菜、水产品总产量名列郊三区第二位。
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
建国后,灞桥区经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达7.87亿元,比1980年增长7倍;工农业总产值15.02亿元,比1980年增长10倍。工业总产值15.02亿元,比1980年增长10倍。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财政收入4929.9万元,比1980年增长8.3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1亿元,比1980年增长4.1倍。
由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开展农田建设,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实施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1993年,农业总产值2.08亿元,比1949年增长3倍,粮食总产7.93万吨,比1980年增长41.62%。建国前,灞桥区内无水库,无农业机械,无电灌。建国后到1993年区内修建水库12座,总库容1258万立方米,建电灌抽水站23座,配套机井2165眼,水浇地面积17.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全区有农机总动力18.70万千瓦,有大、中型拖拉机1200台。农业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67%。
1978年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3年,全区乡镇企业总数12367个,从业人数80874人,乡镇企业总收入19.5亿元,比1980年增长68.6倍。乡镇工业企业以建材、化工、冶金、机械、服装等为主,总计向社会提供产品3000多种。其中仿秦铜车马、秦俑方阵、动物尾毛和自动长臂电焊机等产品进入国外市场。市话电缆、防冻剂、净水剂等获国家科委“星火”金奖,AH系列接线端子、固体酒精获得国家科委“星火”银奖,端子板、红机砖获部优产品,仿古青铜器、铜铸刘海戏金蝉获全国旅游产品研讨会金奖。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区属工业也稳步发展,1993年,区办工业总产值5352万元,比1980年增长380%。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灞桥区商业也不断壮大,市场繁荣,城乡集市贸易活跃。1993年,全区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零售服务网点2827个。有集贸市场28个,贸易成交额1.5亿元,比1980年增长61倍。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1993年,全区职工人均年工资2190元;农民人均年收入970元。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土木结构的平房已基本上被砖木结构的平房、小楼房代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