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筑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村集镇,素有“长安十八镇之首”的称誉。镇上商业销售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业结构转入种棉为主以后,这里的集镇便日趋活跃。抗日战争时期,西安常遭敌机轰炸,城内居民疏散来新筑地区居住的不少,城市的一些商人资本家和农村一些大户老财,也通过各种渠道向新筑商业投资,当时的“天余堂”、“万育生”、“德兴裕”等一些大的商号,都是来自西安的股东。一些由沦陷区来的住在陇海铁路沿线的难民和出卖劳力的贫民,也来新筑镇摆摊设点做生意。当时,镇上白日天天逢集,夜晚灯火不熄,人群整天川流不断。到了棉花上市季节,四面八方来此售花的棉农,担挑背送,车拉马载。新筑镇商会为了招徕远近顾客,常请来西安的秦腔名演员到镇上演戏扩大影响,推动商品销售。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筑镇发展很快。1990年1月,将原5米的街道拓宽为13.55米,长1公里,且安装了路灯。街道两旁建成数十座大楼,有邮电局、农行支行、电影剧院、粮站、浴池等。1993年,镇上有乡办农械厂、缝纫厂、面粉加工厂、建筑公司等20多个企业,村办轧钢厂、建筑队等10多个,年总产值达500多万元。其中,新筑渔具厂是西北地区生产渔网和小型渔船的独家厂,产品畅销七八个省。镇上还有50多家个体商户,经营商业、饮食、服务等。
狄寨镇 位于西安城东南约30华里的白鹿原上。相传宋天圣年间(约1023),大将狄青征西夏时,曾在此扎寨练兵,后遂名元帅驻地位居白鹿原中心的村子为“狄寨”。据《咸宁县志》载:“真武庙在狄寨镇”。由此可见,狄寨早曾有过镇的建制。明清均为咸宁八大镇之一,为狄寨仓驻地。狄寨历史上即是古长安去蓝田远至豫鄂的交通孔道。清末民初,由于车辆、驮骡日多,路面不断修拓,东路山区的土产山货和西安运往这些地区的布匹百货等,除一部分车辆行经灞桥外,狄寨成为必经之途。民国5年(1916),商洛一带几家富贾,在狄寨开设了“元兴祥”、“天光号”等钱铺和当铺,出现了酒馆、饭馆、烟馆(鸦片烟)、客店、粟店、肉店以及药材、染房、小百货等各业俱兴的市面。周围各村及蓝田东原、长安南原的农民,日常生活消费品和生产上需要的一些物资,都来进行买卖交易,使狄寨逐步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三、六、九”定日逢集的集镇。长时间有西安“小东关”的称誉。每年“清明节”过会,前来进行物资交流的人数比集日增加数倍。
1949年5月,西安刚解放,国民党的溃军(约一个团的兵力),从南山窜出,对狄寨进行了严重骚扰破坏,一时人心浮动不安,镇上的集市陷于萧条,后来逐渐有所恢复。
建国后1991年11月,狄寨街道路面由6米拓宽为10米,长度由1.3公里延至1.7公里,为沥青路面。街道两旁门面大为改观。镇上驻有狄寨乡人民政府、公安狄寨派出所、狄寨邮电所、狄寨供销社和地段医院等20个单位。1993年,商业、服务业、饮食业网点达80多家。
上一页 [1] [2]